李仲衡,山東章丘閆家峪鄉人,出身布衣世家,他8歲便跟兄鑽林下峪,餐風飲露,砍柴伐薪。
基本介紹
- 本名:李仲衡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時間:1620年
- 去世時間:1654年
生平經歷,所獲榮譽,
生平經歷
他8歲便跟兄鑽林下峪,餐風飲露,砍柴伐薪,一日一擔;登雲踩霧,採挖藥草,趕集變賣,貼補家用。他身架敦壯、腰板結實、氣力超群。打穀場上的“碌碡王”,兩人合駕都十分吃力,他16歲便獨自搬起,隨手拋出兩丈多遠。家中牛犢,他晨夕兩次抱起,五冬六夏從不間斷。牛犢個頭天天變大,他的臂力也逐日見長,三載後,成牛已達600餘斤,他扣手摟住牛腰便輕輕抱起,哈腰便扛在肩上。
18歲那年,他投師習藝。明月當燭,他常常練武忘寢、聞雞晨練,每每廢餐至午。未出三年,他精湛絕倫的技藝便超眾出師。清順治二年(1646年)秋,時逢當朝舉行首次科考。郭仲衡鄉試、會試一路闖關奪隘,最後一場是隆重的“殿試”。頭一項賽事為“騎射”,馬道旁高懸一排氈球,相距35步,發九中六即為及格,郭仲衡縱身躍馬,沉穩地九射中八;下一輪為“步射”,相距80步,發六中三為合格,郭仲衡快步如飛瞄準氈靶,發六中六,獲取監考官的舞旗讚賞。
第二項為“技勇”賽,要用360斤的臂力拉開犀牛角硬弓,郭仲衡舒臂“熱身”後,猛力開弦便呈現“滿月”狀,由於出力過疾,三股牛皮擰成的弓弦被掙斷了兩根。
最後一項為刀術賽。他挺立於賽場中央,俯首彎腰便輕鬆抓起120斤重的鋼刀,隨之舞動起來,只聽得周身生風嗖嗖作響,令人看得晃眼眩目。舞畢,他又單臂擎托大刀,健步繞場正轉一遭,又逆轉一周,滿場武士無不擊掌喝彩。其他賽手此項結束後都汗流浹背、氣喘吁吁。而郭仲衡面色從容,無半點疲憊之意。
是年重陽節,皇榜高懸,郭仲衡列第一甲第一名,大學士范文程親自主持新科進士宴。膳後,郭仲衡率領120名進士參加朝廷“傳臚”盛典。次日,他又領頭率眾在皇宮午門前拜謝皇恩。皇上親授大清首位武狀元郭仲衡狀元服一套10件;另賜鋼刀、弓箭、盾牌等兵器一宗。隔日,當朝內閣部院、翰林院護送郭狀元返鄉賀喜,他披彩騎馬、春風溢面,莊長社頭在村口恭迎,設宴敬酒。郭仲衡中第不忘恩師功德,雙膝跪地,施叩首禮向其拜謝。
按照清王朝規定,李仲衡授三品參將官銜,調山海關任陸部朝參鎮關將軍。順治五年(1648年)郭將軍奉命征伐叛軍高士琦。陣前,高士琦派遣他的得力大將范陸川策馬迎戰,和郭將軍對面交手6個回合後,郭將軍假裝力不從心,下令後撤5里。范陸川窮追不捨,直追進一處險石密布的山峪內。郭將軍見其中計,採取“閘口擒龍”的妙招,一層層將范陸川圍住,他只得束手被擒。郭將軍大獲全勝,高士琦不敢應戰,率卒挑旗投降。
順治十一年(1654年)李仲衡奉命調廣西邊陲地區,任職朝參鎮境元帥。他以邊陲為家園,舉家老幼遷往邊境要地。一日黃昏時分,他率卒履行“晚巡”。一夥盜伐山林蟊賊正在伺機作案,趁其不備,發來一隻毒箭,正射中郭元帥左額,他頓時血流滿面,片刻即頭暈目眩。郭元帥強忍疼痛,揮手拔出箭頭,一齊入林和士卒將5個賊人擒獲歸案。郭元帥箭毒入腦,兩日後不治身亡,卒年僅34歲。
所獲榮譽
清王朝為懷思這位驍勇善戰、文韜武略的鎮邊元帥,皇帝親賜其“忠烈蓋世”金匾一方。為銘記章丘自元朝始800年來唯一的一位武狀元,眾鄉親曾在閆家峪村西的山樑上修築起一座莊重、肅穆的“元帥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