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兒邊在史料中也被稱為朵魯班、朵兒只等,蒙古語意為“四”的內涵,在蒙古各部中也是著名的部族,成吉思汗曾經把該部與弘吉剌、塔塔爾、撒勒只兀惕、合塔斤並列為五大部族。該部的起源和發展非常複雜,蒙古人對“四”有特殊感情,古代傳說的早期蒙古祖先就是四人在額爾古涅昆繁衍,以“四”為部族名稱的朵兒邊部在蒙古各部中,也有特殊的地位。
“朵兒邊”起初是一個氏族,後來發展為部落。11世紀初葉源於寶爾罕哈勒敦,遼代時遷徙到貝爾湖以東、以南地區;遼末時又遷至興安嶺以東、嫩江以西地區;金代初年再遷至嫩江以東蒲與路地面。遼代受上京道烏古敵烈統軍司管轄,金代受上京路的蒲與路管轄,並成為金朝的貢珠民,同時負責西部邊境的防護任務。當時,朵兒邊部一分為二,一支臣服成吉思汗的蒙古部,另一支與蒙古部對峙。1204年被蒙古部統一。蒙古汗國建立後,受(?)木哥斡赤斤封地管轄,建元以後成為遼陽行省的貢珠民。明朝初洪武年間歸明。明嘉靖年間哈薩爾十六世孫愛納嘎遷徙到嫩江東畔草原後,始稱其部落為杜爾伯特部,從此朵兒邊部再未見史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朵兒邊部
- 記載:《蒙古秘史》
- 朝代:元
- 性質:名詞
傳說及形成,發展,民族融合,
傳說及形成
最初傳說是蒙古三世祖兄弟的四個兒子建立,《蒙古秘史》記載時,已經是尼倫三祖叔父的孩子,與三祖同輩的兄弟四人建立。朵兒邊部處於尼倫蒙古與迭列勤蒙古之間,忽必烈時代以前血緣上與尼倫蒙古親近,但不屬於尼倫蒙古,依然可以與尼倫蒙古通婚,因此也與蒙古宗室孛兒只斤氏通婚,忽必烈有一位皇后就是朵兒邊部朵兒別真哈敦,忽必烈的第六子忽哥赤就是她的兒子,封地大理,忽必烈的第七子奧魯赤也是她的兒子,封地是吐蕃。在西亞朵兒邊部的影響力也很高,伊利汗國的阿魯渾汗的皇后也是朵兒邊部人,她的兒子後來成為合贊汗,在元朝忽必烈時代,宰相孛羅也是朵兒邊部人,曾經出使過西亞。
發展
朵兒邊部後來也被列為尼倫蒙古,成為蒙古核心部族。明清時代,隨著蒙古各部族的分化重組,不斷有新的部族產生,而古老的部族中,朵兒邊部的發展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到清朝時期,隨著成吉思汗兄弟哈撒兒後裔的加入,朵兒邊部也重新組建成為四子部、杜爾伯特部等,而四子部是取義朵兒邊部的“四”內涵,杜爾伯特是朵兒邊的音譯,此時的朵兒邊部不僅是尼倫蒙古部族,還有了孛兒只斤氏部族的性質。在明清時代杜爾伯特部遷徙到東部的呼倫貝爾草原地區,而四子部依然在內蒙古中部地區。隨著近現代民族融合,朵兒邊部的很多蒙古族同胞也改為中原姓氏,有的取杜爾伯特的音譯,改姓杜氏,有的取義“四”,改姓為司氏,與中原各民族建立了更加緊密的關係。
民族融合
朵兒邊部的歷史發展也體現了蒙古民族發展的情況,蒙古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蒙古歷史對於促進民族團結,了解詳實全面的中國歷史有巨大意義,朵兒邊部的歷史是蒙古族歷史的重要組成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