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什寺

朵什寺

朵什寺,位於今天祝縣以北的朵什鄉政府所在地,東鄰西大灘鄉,南靠毛毛山,西鄰安遠鎮,北與古浪縣相接。是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安多華銳藏族)歷史上格魯派14寺院之一,由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的弟子潘東然堅巴丹曲堅贊於清順治三年(1646)始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朵什寺
  • 所在地:今天祝縣以北的朵什鄉政府
  • 西鄰安遠鎮
  • 東鄰:西大灘鄉
歷史故事,重建,
約公元1646年—公元2013年

歷史故事

據《安多政教史》記載:朵什·潘東然堅巴丹曲堅贊,是五世達賴喇嘛的親傳弟子,在昂仁地區游過學,他遵照五世達賴喇嘛“下安多地區有一個像甘丹山的地方,到那裡建寺會有廣泛的徒眾”的授記,來到下安多地區尋找寺址,找到朵什舊寺的寺址後,建起了朵什“具喜珍寶院”。後據遊覽過甘丹寺的人們說,朵什舊寺的寺址,同甘丹寺山的形狀的確相似。
歷史上朵什寺曾有一張珍貴的吉祥天母唐卡,對此有如下的歷史傳說:丹曲堅贊在來安多時,向五世達賴喇嘛請示:“興建寺院的護法神以何為宜?”當尊者正在琢磨時,身前的一幅吉祥天母唐卡自己掉落下來。尊者便說:“這幅畫像本來不送給別人,但今天它有伴隨你的意願,就拿它去做護法神吧!”丹曲堅贊於是將這幅唐卡繫於背架子上背回安多。
有一天,丹曲堅贊在一處無人煙的森林旁邊坐下來休息,將吉祥天母唐卡掛在一樹枝上,吃罷乾糧後便睡著了。突然天上下起雷陣雨,丹曲堅贊被驚醒後背起架子就走。走了一會兒,突然聽到在原休息處似有騾子的嘶叫聲,他迴轉身來觀察時,不見有騾子,卻看見了掛在樹枝上忘記帶走的天母唐卡,丹曲堅贊便意識到,這是吉祥天母的乘騾在嘶叫,他便立即上前小心取下攜帶。因此,這一幅佛像也被取名“騾嘶天母”。
據說,五世達賴喇嘛進京(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時,新修的朵什寺已竣工,丹曲堅贊到嘉絨灘(今天祝縣扎西秀龍灘,也叫金強灘)來邀請尊者前往舉行開光儀式時,尊者說:“你回去在佛殿內獻好供品,召集僧眾入殿,我從這裡做開光安神法事。”朵什寺距金強灘足有一馬站,但五世達賴喇嘛從金強灘念經所撒的淨青稞卻落到了朵什寺的佛殿內。
朵什寺在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以前,寺院規模宏偉,有僧眾300多人。清同治五年毀於戰火,歷經214年(期間在宣統年間有僧人9名的說法,但寺址不詳)。
到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第五世活佛朵什·喜饒達吉(天祝縣石板溝人)遷址重建寺院,寺址在今朵什俄博溝寺陽窪,規模較小,時有僧徒10餘人。歷經31年,1958年被毀。根據年限計算,從1646年建寺到2013年,朵什寺有367年的歷史。
從一世活佛朵什·潘東然堅巴丹曲堅贊到朵什·洛桑圖丹瓊排,共傳六世。現任寺主活佛為多識·洛桑圖丹瓊排(多識仁波切)。仁波切自小從天堂寺、拉卜楞寺多位高僧學習五部四續等顯密教法,精通藏漢語言學、傳統十明等諸多學科,現為西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第二屆“國家民委突出貢獻專家”,甘肅省藏人文化發展促進會名譽會長,兼任西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客座教授等多種社會職務。仁波切系雪域當代深孚眾望的教育工作者、藏傳佛教學者和翻譯家。以《愛心中爆發的智慧》書系享譽海內外。仁波切對當代各學科也有廣泛涉獵,有藏漢文著作、譯著、編著三十多部。

重建

1980年,多識仁波切發現並保護了國寶級文物天祝銅氂牛。1996年伊始,接受天堂寺僧眾請求,主持天堂寺恢復重建工作。
朵什寺重建,緣起於天祝縣朵什鄉民眾的強烈要求,以及朵什鄉外地工作人員,省內外、國內外和多識仁波切有緣的藏傳佛教弟子多年的願望,尤其是來自青海的崔柏林、北京的許英挺以及當地的張仁謙等居士為代表的信眾的宏大發心,以此為緣起,在省、市、縣、鄉四級政府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根據《武威市民族宗教局檔案【武民宗發(2006)07號】》(2006年2月17日印發)轉發的《甘肅省宗教事務局檔案【甘宗佛道字(2006)2號】》:《甘肅省宗教事務局關於同意設立宗教活動場所的批覆》(2006年1月24日印發)等檔案精神,朵什寺在經過了近十年時間的籌備、選址和規劃後,於2013年6月27日(農曆五月二十日)正式奠基動工,拉開了重建的序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