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枳粿是廣東潮汕的一種傳統小吃,民俗節日食品,一般是清明節前後,潮汕地區的人都會弄這種東西來吃,朴枳粿和潮州民間小食酵粿屬於同一類型的粿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朴枳粿
- 主要原料:朴籽樹葉,米粉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維生素
- 主要食用功效:消風去邪、消食去積健胃
- 適宜人群:男女老少
起源,特色,製作方法,
起源
潮汕人製作朴枳粿始於明末清初。用的材料是朴枳樹的葉子,朴枳樹是生長在潮汕地區的一種落葉喬木,把朴枳嫩葉採摘下來,搗汁和入做粿米粉中,然後做成別具一格的朴枳粿。相傳當年明末清初的清明前入侵潮州,殺戮掠奪,民不聊生,當地人民被迫無奈逃入山林中避難,只能採摘朴枳葉和果實充飢,藉以求生。後人為紀念祖先艱辛,便在清明節用朴枳樹葉和果實還有大米舂成粉,加入酵母、糖、水一起做成朴枳粿祭拜祖先,沿襲至今——故潮汕有清明食葉的民諺。
特色
朴枳樹葉具有消食去積和胃的功能,因朴枳葉具有消風去邪、消食去積健胃的功效,故朴枳粿這一潮州民俗小食,幾百年來一直流傳至今仍是人們喜愛的粿品小食。 在清明節前後吃朴枳粿,也是潮汕地區的一種民俗。
製作方法
1.將朴枳樹的樹葉洗淨,只留下葉片部分。將葉片碾碎,與米漿充分攪拌,再隔水蒸。
2.將大米加水浸泡,將浸泡了一夜的大米放進石磨中,加入適當的水,逆時針研磨,直到磨出來的水漿細膩柔滑,盛出備用。
3.將洗淨的朴枳葉放進榨汁機中,加入少許清水。
4.將朴枳葉打成泥漿,倒進濾袋,擠出朴枳葉的汁,和剛剛磨好的米漿充分攪拌,調成粘稠狀。加入適量的白糖、發酵粉。
5.15分鐘後就可以掀鍋,用刀子沿著邊緣劃開,朴枳粿就可以取出盛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