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養心膏藥店舊址

朱養心膏藥店舊址

朱養心膏藥店開創於明萬曆(1573-1620)年間,距今約有400年歷史,創始人朱養心,名志七,浙江餘姚人,後遷徒來杭,在後期的醫藥實踐中,朱氏形成了以膏、丹為主的外治法為特色,並親自創建了精製膏丹的藥室,幾近“手到疾愈”的水平。自製眼藥,聞名於世。晚清時許多曾受惠“朱養心”的病家出於感激之情,集資在大井巷內重建朱養心藥店,後一度遷址,1982年,朱養心藥室改建為朱養心藥廠。1984年遷回大井巷原址,朱氏的傳統產品有萬靈五香膏,阿魏狗皮膏,碧玉膏,珍珠八寶眼藥等,到今仍深受海內外同胞的青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朱養心膏藥店舊址
  • 類別:舊址
  • 地點:杭州大井巷13號
  • 竣工時間:1573-1620
  • 開放時間:萬曆
結構,景觀,歷史,

結構

樂山草堂現存建築占地面積共51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千平方米,有房50餘間,分南北兩個院落。朱養心膏藥店舊址,位於杭州大井巷13號,清代建築,兩層傳統木結構,建築面積約939平方米;建造年代約1865年;完損等級:危C級房(局部危房)。保護要求中提到,"整體修繕建築,拆除搭建,並加強對建築的日常維護"。2010年3月4日因多日大雨外牆坍塌。 朱養心膏藥店舊址,是杭州第一批公布的75處歷史保護建築之一,並在公布前就劃入了清河坊二期保護工程。

景觀

南院落主體建築為四合院式走馬轉角樓,三層多開間,磚木結構,清末民初時建。院中老井距今已有四百餘年,用此井水製作膏丹的工場遺址尚存。下店上住、前店後坊的建築格局仍依稀可尋。此樓現為朱養心第十三代孫朱樹培所居,院子東南角有"日生堂"界碑一塊。整體使人看起來更有一種回味過去的感覺。
北院落主體建築為兩層四開間中式樓房,條石階梯,木雕欄桿,落地門窗,石板天井,顯得古樸幽雅,好比古代時期的書香世家。此樓為民國時所建,當年的木刻對聯尚在門上:"門無俗侶,家有極書。"
依山而居,傍山開店,為此,清代名畫家吳待秋曾作"樂山草堂圖"一幅,朱家視為鎮家之寶。到了20世紀50年代,朱養心膏藥室一度遷至中山中路331號,更名為光明藥室。

歷史

萬曆年間,杭州朱養心藥室問世於伍公山下大井巷口。據清乾隆杭州府志》載:"朱志仁字養心餘姚徒杭幼入山採藥得方書專門外科手到疾愈迄今子孫皆世其業。"朱氏以膏丹外治為其特色,親手創建了精製膏丹的藥室。
朱養心膏藥店開創於明萬曆(1573-1620)年間,距今約有400年歷史,創始人朱養心,名志七,浙江餘姚人,後遷徙來杭,在後期的醫藥實踐中,朱氏形成了以膏、丹為主的外治法為特色,並親自創建了精製膏丹的藥室,幾近"手到疾愈"的水平。自製眼藥,聞名於世。朱氏的傳統產品有:萬靈五香膏、阿魏狗皮膏、陽和解凝膏、紅膏紅、碧玉膏(童祿膏)、白玉膏(鯽魚膏)、格子膏、頭瘋膏、移星膏、雞眼膏、三仙丹、八寶珍珠散、日精月華丹(水眼藥)、鵝毛管眼藥及八寶神效眼藥一、二、三號等15類,各種成份藥,均在藥名前冠以"朱氏"二字,以示正宗。
晚清時許多曾受惠"朱養心"的病家出於感激之情,集資在大井巷內重建朱養心藥店,後一度遷址,1982年,朱養心藥室改建為朱養心藥廠。1984年遷回大井巷原址,朱氏的傳統產品有萬靈五香膏,阿魏狗皮膏,碧玉膏,珍珠八寶眼藥等,到今仍深受海內外同胞的青睞。 與《本草綱目》同時代問世的朱養心藥室,創始人朱養心及其子孫以專治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的膏丹為經營特色,研製成了一系列特效驗方,名震江南,其技術秘方的手抄本保存至今,前店後廠的老宅仍處在杭州市大井巷13號原址。延續了四百多年的"朱養心"老字號,歷經歲月蹉跎,百折不撓,創造了中華傳統中醫藥文化生命力的奇蹟,還給後人留下了"潑水墨龍"和"和合二仙"等許多傳奇故事和"利人利已天賜吉祥"等祝詞佳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