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陳村是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赤眉鎮下轄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赤眉鎮
朱陳村是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赤眉鎮下轄村。
朱陳村位於臨沂市羅莊區羅莊街道,有著久遠的歷史和很高的知名度。著名景點有寶泉寺。文化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朱陳村》讓朱陳村名譽全國,詩歌中寫道: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餘里,桑麻青氛氳。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
朱陳村是大詩人白居易和蘇東坡曾謳歌的村莊,位於趙莊東北4公里處,據《朱氏族譜》記載,早在漢代就有此村,唐代最為興旺。白居易詩曰:“生為朱陳人,死為朱陳塵”。“二村唯兩姓,世代為婚姻”。蘇東坡詩曰:“何年顧陵丹青的,畫作朱陳嫁娶圖”。“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農曾入杏花村”。古典名著《紅樓夢》...
朱陳村是秦代之前就有的一個較為古老的村落,它坐落於蕭縣東或者豐縣趙莊鎮。南白土山區倒流河岸邊,最早讓其揚名於世的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他曾以“朱陳村”為題,寫了一首長達三百四十字的五言詩。從此“朱陳村”就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樣,成了人們嚮往的美好境地,真可謂“朱陳本無名,詩成天下知...
位於安徽省宿州市,現今規劃名為草場村。人口分布:草場村共有150戶,700餘口人,全村大多姓武,其餘姓為黃姓和李姓。這裡有白居易筆下朱陳村的遺址,是近年出現的一個新說法,其主要依據是白居易20歲前後曾在這一帶生活過,這裡的地形地貌比較符合白居易的詩意。但這一說法是與白居易所說朱陳村最不靠譜的。因為...
朱陳村 朱陳村,江蘇省興化市合陳鎮下轄村。朱陳村隸屬於興化市合陳鎮,地處合陳鎮東南部,東與鹽城大豐區接壤,新長鐵路穿境而過。 全村人口1750人
朱陳村,江蘇省漣水縣南集鎮下轄村。朱陳村位於漣水縣南集鎮鎮東南9公里,有11個村民小組,共501戶,全村總人口2600人,其中勞動力人數1260人,村幹部7人,村書記為袁成亮,村主任為陶學俊;全村共有3個黨支部,黨員56人。土地資源:有耕地面積1980畝,其中農作物水稻面積、小麥1749畝。經濟作物玉米、大豆231畝...
朱陳村 朱陳村是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赤眉鎮下轄村。2019年12月31日,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朱陳村 《朱陳村》是宋琬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婚嫁千家共一區,朱陳風俗似黃虞。痴兒欲聘西家女,肯許新來外姓無。作者簡介 宋琬(1614-1673),字玉叔,號荔裳,一號無今,山東萊陽(今屬山東)人。著有《安雅堂集》《二鄉亭詞》。
朱陳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境內有朱陳圩自然村,系清初由朱陳二姓為首所墾之圩,故得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為保甲制;1961年設朱陳大隊,隸屬常豐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改設朱陳村,屬常豐鄉;1992年2月撤常豐鄉併入新渡鄉,朱陳村屬新渡鄉;2003年...
詞集名稱,是清朝著名詞人陳維菘與朱彝尊所撰,合刻一稿,故名《朱陳村詞》。陳維菘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 (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 年後卒於任所。陳維崧早有文名,一時名流如吳偉業、...
《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二首》為北宋蘇軾創作於蕭縣朱陳村的七言絕句詩。前一首詩首聯回顧《朱陳村嫁娶圖》產生的過程,以及蘇軾對《朱陳村嫁娶圖》的推崇;次聯詠嘆古時朱陳村兩姓自由婚嫁,表現對當今封建門閥制度的痛恨。後一首詩首聯從自己的生活回憶片斷落筆,讚美朱陳村昔日的安定生活;次聯詩意由過去...
朱陳陶瓷,樸厚堅實,用泥作坯,外塗黑釉,以瓷碗和砂壺為主,暢銷魯中南和蘇北地區。史書記載 《臨沂縣誌·礦場》中所說的冶鐵、瓷碗砂壺、大瓷缸三大生產業,分別以傅家莊、朱陳、湖西崖為代表,行銷地域廣大。“碗,用泥作坯,外塗黑釉,朱陳村為出產地。”可見,很早以前,朱陳造碗的名氣就已經很大,...
朱陳之好,漢語成語,拼音是zhū chén zhī hǎo,意思指表示兩家結成姻親。出自《朱陳村》。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朱陳村》詩:“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成語用法 作賓語;指結親。示例 兩家爰親作親,男家是衣冠望族,女家是列宿名卿,既無齊鄭之嫌,必契朱陳之好。
朱陳,漢語辭彙,讀音zhū chén ,意思是古村名,後用為兩姓聯姻的代稱。解釋 1、古村名。2、指清詞人朱彝尊與陳維崧。出處 唐 白居易 《朱陳村》詩:“徐州古豐縣 ,有村曰朱陳 ……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宋 蘇軾 《陳季常所畜朱陳村嫁娶圖》詩:“何年 顧 陸丹青手,畫作 朱陳 嫁娶圖。”後用...
《題自寫山水》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岸上青山山下雲,孤舟潮落系江濱。卻看江上風濤險,何似林間自在身。作者簡介 朱同,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遭誣得罪賦此以見志》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四十趨朝五十過,典章事業歷研磨。九重日月瞻依久,一代文章製作多。豈有黃金來暮夜,秪慚白髮老風波。歸魂不逐東流水,直上長江訴汨羅。作者簡介 朱同,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
遣人歸寄 《遣人歸寄》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年餘始報平安信,萬緒千端下筆難。但得雙親長健在,不須流淚倚欄桿。作者簡介 朱同,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睡起偶書 《睡起偶書》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八面欞窗八面開,畫屏窗外綠於苔。竹床藤枕涼如水,睡熟不知山雨來。作者簡介 朱同,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升春官侍郎遣篤郎歸寄陳姊夫德銘》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憶昔家居溪上村,青山為郭石為門。姻親賴有朱陳舊,問學誰知道義尊。君守園林承祖澤,我糜廩祿荷天恩。疏慵若有歸田日,世學還須重討論。作者簡介 朱同,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
《宿江頭不了寺》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分得禪房半榻眠,譚空因悟靜中天。隔窗一夜江頭雨,忽憶春山好種田。作者簡介 朱同,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題錢舜舉海棠白頭翁》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睡起嬌紅映綠紗,春風籬落一枝斜。山禽自是頭元白,莫向花間怨歲華。作者簡介 朱同,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夢別陳彥珍》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握手相逢喜未闌,又遮西日上長安。江山千古形空壯,戈甲十年民已殘。路遠誰憐行役苦,情深自覺別離難。下車早報平安信,白髮高堂淚未乾。作者簡介 朱同,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
《雲溪歸隱圖》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雲溪歸隱終難隱,客館裁詩未是詩。待到柴門重掃日,是余文債欲償時。作者簡介 朱同,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同休邑丞應叔原由屯溪泛舟至溪東贈別時丞委運海船木》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屯溪渡頭春水生,孫王山下滄波平。斷雲過雨有底意,落日青山無限情。送別已知難作別,舟程那敢緩王程。江山勝處須題詠,安得與君同眼明。作者簡介 朱同,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
《贈智惠憶歸南泉》是明朝朱同的作品。作品原文 欲破愚痴障,須懸智惠幢。三生漫吳越,一吸盡西江。泉石曾供眼,雲山故入窗。祖燈期再續,已見外魔降。作者簡介 朱同,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著...
《同董伯和登砂子嶺觀聖潭瀑布》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小徑穿溪斷復通,叢林陰翳失西東。重岩直入九霄上,古廟深臨萬壑中。白日忽驚飛急雪,青潭慎勿怒潛龍。誰知一勺靈湫水,解與人間作歲豐。作者簡介 朱同,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
《奉寄陳秉初》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欲寫芻蕘報所知,楚天雲闊雁書遲。扶傾已藉諸公力,側席應勞聖主思。舊俗難忘周社稷,危時空望漢旌旗。投鞭何日踰天塹,晉拜元龍會有期。作者簡介 朱同,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
《閒閒道士求題息齋竹》是明代詩人朱同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楚山修竹不可致,誰寫秋風筆底開。疑是道人吹紫竹,月明引得鳳凰來。作者簡介 朱同,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題自畫扇贈曹子純》是明代朱同的作品。作品原文 野樹秋容老,層巒曉氣蒸。寺鐘如隱隱,江水自澄澄。舉世悲傷足,何人樂曲肱。抱琴林下者,好結浴沂朋。作者簡介 朱同,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