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郁華(靈溪一中副校長)

朱郁華(靈溪一中副校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郁華,男,1965年1月出生,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現任靈溪一中副校長。省第十八屆“春蠶獎”、省自然科學競賽優秀指導師,市“新世紀551人才工程”培養人選、市教壇中堅,縣自然學科帶頭人、縣首屆名師培養對象、縣優秀教師、縣先進教育工作者獲得者。參編《教與學·科學》等教學用書2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郁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5年1月
  • 職業:教師
  • 學位/學歷:朱郁華
  • 職務:靈溪一中副校長
  • 主要成就:第十八屆“春蠶獎”、省自然科學競賽優秀指導師
  • 學術代表作:參編《教與學·科學》
踏踏實實做工作
“我只想踏踏實實幹點事情”,這是朱郁華老師常說的一句話。無論是過去作為普通的教師,還是現在擔任學校的領導,朱老師始終以這句話作為自己行事的準則。學校的行政工作事務繁雜而瑣碎,但他始終堅守初三教育教學第一線,精心安排初三段工作計畫,使初三段教育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初三全體教師開展合作教學,共享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同時,他還策劃、協調十幾次大型的教學活動,如“溫州市骨幹教師送教下鄉活動”、“溫州市校本教研現場會”、“蒼南縣國中新課程改革成果展示會”等,獲得圓滿的成功,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也正是他的這種實幹精神,他個人也不斷獲得新的成長,新的豐收。近兩年來,先後有二十餘篇研究論文在全國、省、市發表或獲獎。他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深深感染了同事,當大家提到他的時候都不由地說:“朱老師,真是一個實幹者。”
勇於探索闖新路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朱郁華老師則認為“教育是一門無止境的藝術”。 為了不斷追求這門無止境的藝術,他邁出了強勁的步伐,在教育的征途上闖出一條大道。他刻苦鑽研課堂教學,廣泛地閱讀教學雜誌、教學專著,力求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管理過程中,重視教學常規建設,創新教學管理制度,把柔性管理和剛性管理相結合,把制度管理與人本管理相結合,注重人文關懷,重視營造和諧、友善、親切、融洽的工作氛圍,激發了廣大教師的內在潛力,調動了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近兩年來,他不斷審視教學管理視野中的教師、學生和環境的關係,抓住關鍵因素,著力打造“兩推進”工程,即推進基於課例的校本教研,完善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營造研究性教研文化;推進基於自我反思和行為跟進的學生日省自評活動,變道德教育為道德學習、品德建構,探索有效促進學生“由推動到自覺”的自我成長之路,從而促進了課程改革的內涵發展,使得學校的校本教研和學生日省自評活動得到市、縣領導專家的充分肯定。同時,他積極推進和完善教師評價制度,採用分項評價與綜合評定相結合的辦法,發揮教師的特長,展示教師的亮點,調動教師的工作內趨力。他的這種勇於探索精神,使得他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不斷攀登新的高峰,因為朱老師深知:唯有改革開拓,勇於創新,才是教育事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
以身作則育學生
“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學生就是老師的鏡子,從學生身上可以看到老師的影子。”朱老師認為:教育學生不僅要靠老師的說教,更要靠老師以身作則。老師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學生。教師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忽視不得。他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和感染學生。他對自我的要求極為嚴格,他擔任著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任務繁多,但他從不會讓學生的功課落下,如果因公務實在無法上課的,他總會利用課餘的第一時間把功課彌補上,他的班級學生開玩笑說:“要想逃出朱老師的‘魔掌’,難於上青天”。正是他的這種無私忘我的敬業精神和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學生,使得他所任教的學生成績列年段之首,中考平均分、優秀率均列全縣前茅。三年來,在他指導下,先後有五十多位學生榮獲省、市、縣級獎,2004年3月陳政、魏中晗兩位學生獲省自然科學競賽一等獎,楊白、李濤、 陳可鵬三位學生獲省二、三獎,另有二十五位學生獲市、縣一、二、三等獎;今年3月,井永樂、吳振東兩位學生獲省自然科學競賽一、二等獎,另有十六位學生獲市、縣一、二、三等獎。正是他這種作風,使得他在三尺講台前放射出了最為奪目的光彩。
教育的道路艱難而漫長,朱郁華老師常說“我是快樂的,我不斷地翻新著教育教學的‘一畝三分地’,我和學生一起成長,我和學校一起成長,我因此而不斷收穫快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