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蛺蝶Nymphalis xanthomelas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中型蝶種,前翅長約30--35mm,展翅寬50---60mm。翅表面橙紅色,翅緣具黑色寬頻,前翅散布大小不均的黑斑,翅腹面為複雜的黑褐色斑紋,雌雄近似 ,雄蝶較小。本種分布於低山地區至中海拔山區。成蝶活動期為三月至七月,常出現在陽光下,活動敏捷。幼蟲主要取食榆科之朴、櫸木及柳樹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朱蛺蝶
- 拉丁學名:Nymphalis xanthomelas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
- 別稱:緋蛺蝶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亞門:昆蟲綱Insecta
- 綱:有翅亞綱Pterygota
- 目:鱗翅目Lepidoptera
- 亞目:錘角亞目Rhopalocera
- 科:蛺蝶科Nymphalinae
- 亞科:蛺蝶亞科Nymphalinae
- 族:蛺蝶族Nymphalini
- 屬:蛺蝶屬Nymphalis Kluk
- 分布區域:亞洲古北區,中歐
特徵,習性,寄主,亞種,分布,繁殖方式,食性,
特徵
翅紅黃褐色,外緣鋸齒狀。前翅外緣有2條暗褐色帶,雜有黃褐色與青藍色,其內側有黑色寬頻,頂角附近有灰白色的短斑,中室內有2個相連的黑色圓斑,中室端有1個寬大黑橫斑,m3室、cu1室各一個,cu2室有2個黑斑;後翅前緣下部有1個大型黑斑。翅反面密布波狀細紋,基半部黑褐色,外半部淡灰褐色,中室內有1個不顯著的小白點。
習性
本種一年只有一世代,成蟲全年可見,不過當年出生的新鮮個體大約在四月羽化。朱蛺蝶的寄主植物為多種榆科植物,如朴樹、櫸木等,雌蟲將卵聚產在寄主的休眠芽周圍,幼蟲孵化後會吐絲築巢行群體生活,有時幼蟲數量過多,甚至將整棵植物的葉片吃光。
本種雖然以成蟲越冬,但在九月左右,也就夏末秋初氣溫開始降低時,就不容易看到成蟲在野外飛舞,必需等到來年的二、三月才能在山區較開闊的草地或林道的邊緣,看到越冬後較破舊的個體;朱蛺蝶出現的高峰期約在五月中左右。
寄主
榆科:裂葉榆,白榆,南洋朴Celtis australis 、台灣朴 Celtis formosana 、櫸木 Zelkova serrata ;楊柳科:柳屬Salix spp;漆樹科:全緣黃連木Pistacia integerrima等。
亞種
中國有2亞種:
台灣亞種 N.xanthomelas formosana (Matsumura ) (分布於台灣,台灣名:緋蛺蝶)
大陸亞種 N.xanthomelas fervescens (Stichel))。
分布
黑龍江、遼寧、山西、河北、河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台灣;朝鮮、日本;中歐。
繁殖方式
卵生。
食性
花粉、花蜜、植物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