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菁(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朱菁(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朱菁,加拿大國籍,籍貫湖南。出生於1968年11月,原任職於中山大學哲學系、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長江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菁
  • 外文名:Zhu Jing
  • 國籍:加拿大
  • 出生日期:1968年
  • 職業:大學教師
  •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
  • 主要成就:長江學者
  • 代表作品:《The Conative Mind: Volition and Action》
  • 現任職務: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學習經歷,工作經歷,學術成就,學術兼職,研究領域,主要成果,代表作品,學術特色,

學習經歷

1986—199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獲工學學士學位。
朱菁
1991—1994,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科技哲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7—2003,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4—1997,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助教、講師。
2003—2006,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副教授。
2006年10月起,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哲學系,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8)。
2017年2月起,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學術成就

曾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哲學系、英國倫敦大學UCL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做訪問學者。2006年入選中山大學“百人計畫”引進人才,2008年入選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第五批省級培養對象,2008年獲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學術兼職

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分析哲學專業委員會第二、三屆委員、全國科學哲學學會第三屆理事會成員,《邏輯學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中國分析哲學》編委會成員,美國開爾文學院價值與德性項目、武漢大學克雷茨曼研究所(The Norman Kretzmann Institute for Morality and Belief)顧問委員會成員,北京大學阿爾文·普蘭廷伽人類價值研究中心(The Alvin Plantinga Center for Human Values)研究員,台灣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訪問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兼職教授,廈門大學知識論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
擔任過Philosophical Psychology、Philosophy Compass、Philosophia、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中國社會科學》、《現代哲學》、《台灣大學哲學評論》、《東吳哲學學報》、《中華心理學刊》等國內外期刊以及國際認知科學學會年會的特約審稿人。

研究領域

心智哲學、行動哲學、科學哲學、認知科學、道德哲學基礎

主要成果

在Philosophical Studies, Synthese,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等國際哲學和認知科學期刊發表研究論文和書評20餘篇,部分論文被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在內的國外學者累計引用達數百次,曾被英、德、法、日、巴西等國的學者選用為研究生課程的閱讀材料。
其專著The Conative Mind: Volition and Action於2012年5月由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Saarbrücken, Germany)出版。譯著《心智:認知科學導論》由上海辭書出版社發行。 

代表作品

  • Mental action and causalism, The Journal of Mind and Behavior, 28(2), 89-100, 2007.
  • On the principle of intention agglomeration (short version, co-authored with Dingzhou Fei), in Johan van Benthem, Shier Ju and Frank Veltman (eds.), A Meeting of the Minds (Proceedings of the Workshop on Logic, Rationality and Interaction, Beijing, 2007), pp. 339-344, London: College Publications, 2007.
  • Intentions are mental states (co-authored with Andrei Buckareff),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s, 9(2), 235-242, 2006.
  • In defense of functionalism, Philosophia, 34(1), 95-99, 2006.
  • Review of Alfred Mele and Piers Rawling (eds.), The OxfordHandbook of Rationa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9(4), 552-557, 2006.
  • Review of Berent Enç, How We Act: Causes, Reasons, and Inten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Disputatio, 19, 277-282, 2005.
  • Explaining synchronic self-control,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43(3), 475-492, 2005.
  • Voluntary action and behavior control, Foreign Philosophy (《外國哲學》,Beijing: The Commercial Publishing House), 18, 134-147, 2005.
  • Intention and voli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34(2), 175-192, 2004.
  • Understanding volition,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7(2), 247-273, 2004.
  • Locating volition,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3(2), 302-322, 2004.
  • Passive action and caus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9(3), 295-314, 2004.
  • Is conscious will an illusion? (A critical notice of Daniel Wegner’s The Illusion of Conscious Will (MIT Press, 2002)), Disputatio, 16, 59-69, 2004.
  • How to make an effort: A reply to E. J. Coffman, Philosophical Papers, 33(1), 23-33, 2004.
  • Causalisms reconsidered (co-authored with Andrei Buckareff), Dialogue: Canadian Philosophical Review, 43(1), 147-155, 2004.
  • Reclaiming volition: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Libet’s experiment,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2(11), 61-77, 2003.
  • Acupuncture, incommensurability, and conceptual change (co-authored with Paul Thagard), in G. M. Sinatra and P. R. Pintrich (Eds.) Intentional Conceptual Change, pp. 79-102,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3.
  • Emotion and action (co-authored with Paul Thagar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5(1), 19-36, 2002.
  • Review of W. F. G. Haselager,Cognitive Science and Folk Psychology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7),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3(1), 139-141, 2000

學術特色

朱菁教授學術探索的主要特點或特色是將對傳統哲學問題的反思與當代認知科學的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立足於認知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以及人工智慧研究等領域的最新進展,力求對哲學的一些基本概念或理論作出新的闡釋和豐富,同時也為相關經驗科學的進一步探索提供新的概念工具以及具有整合性的理論框架,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和跨學科特徵。
朱菁教授講授的《認知科學導論》入選國家級精品視頻課程,其教學方法講究理論分析與課堂討論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