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繡封(1871———1960),名祖圻,號養拙居士,河北大興縣人,晚清舉人,號養拙居士。解放前,曾經三次擔任過蕪湖縣長。
基本介紹
- 本名:朱繡封
- 字號:祖圻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河北大興縣人
- 出生時間:1871年
- 去世時間:1960年
- 主要作品:《知愧齋詩存》
- 主要成就:帶頭剪掉辮子,騎馬號召民眾擁護革命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人物家庭,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宣統三年,他出任晚清蕪湖最後一任知縣。辛亥革命後,又為民國蕪湖縣公署首任知事,帶頭剪掉辮子,騎馬號召民眾擁護革命。也任過蕪湖縣和山東濟寧縣警察所所長、屠宰稅局局長、六安州厘金局局長等。民國十七年(1928)出任河北清河縣公安局長,代理公署知事。1930年他任山東嶧縣公安局局長兼知縣,後辭職舉家遷蕪湖定居。
抗日戰爭爆發後,蕪湖淪陷,朱繡封於1937年12月被迫出任蕪湖縣維持會長,旋任蕪湖縣縣長,在組建《蕪湖新報》時,他掛名社長,但出於知識分子的良心,他由衷地說:“我雖不在蕪湖生,但在蕪湖長,我是中國人,我要為蕪湖百姓做點事。”
因此他維持地方而不坑害百姓,盡力保護百姓。比如,當時有人想搜刮民財,主張發行代用券,他就堅決反對。他知道日軍警備司令部要全部拆除赭山附近的一些庵廟寺院,為保護地方的文化遺產,他努力設法推延、阻止。他還以各種方式,保護幫助營救了一些抗日誌士和共產黨的地下工作人員。日軍要在蕪湖抽丁200—500人,將直接危急許多家庭,他利用自己的身份百般抵制,使日軍企圖未能得逞。為此,日軍毆打他、軟禁他,蕪湖市民關門閉市,這才救了他的性命,但三個月後還是被解除職務。
所以,儘管他前後三次擔任過蕪湖縣長,但至1940年8月去職,都很少劣跡和民憤,得到民眾的諒解和寬宥。在日偽時期的去職,當時的蕪湖人還非常同情與惋惜,送給他的“萬民傘”有一百多把,還在縣政府門口為他樹立了“兩袖清風”、的“政德碑”,絡繹不絕的人到縣政府門口要求他繼續留任。
抗戰勝利以後,國民黨法院審理漢奸,雖也傳訊過他,但蕪湖民眾近萬人冒雨聚集法院門口為他申辯。後來的地方法院也沒有對其作任何處理。1956年,朱繡封加入民革,還擔任過市政協委員,政府也每月給他發放生活費。
正是因為朱繡封為官清廉,沒置私產,連住房也是租賃來的,當時解職後,生活沒有來源,他就以賣字畫為生。
他的書法相當有功力,行雲草書氣勢磅礴,真如行雲流水一樣瀟灑。尤其是“顏架魏”更獨具一格,這種以顏體為骨架的魏碑體厚重,大氣,自成一體。蕪湖長街等商區的牌號不少為他的手筆,如“張恆春藥材店”、“胡開文筆墨店”的招牌都是他寫的,解放後一些單位招牌也有不少出自於他的手。
人物家庭
他出身晚清官宦世家,妻子石氏,為晚清兩湖總督張之洞的內侄女。
人物評價
他維持地方而不坑害百姓,盡力保護百姓。《安徽民報》刊登了這樣的評價:“朱繡封人好辦事好,為官清廉正直,不枉取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