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緣洲創意的《傳世家譜》、《姓氏法帖》、《傳家寶——姓氏家譜記錄》、《百家姓——中華姓氏文化》等文化產品已經獲得國家著作權機構認可,並引起了較為強烈的市場反響,做出了以傳統文化營養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有益嘗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緣洲
- 主要成就:以傳統文化營養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有益嘗試
- 出生地:湖北
- 代表作品:《姓氏法帖》
國學熱中,傳統家譜,發現商機,尋根意識,傳統文化,
國學熱中
傳統家譜
對於闖蕩深圳多年,先後從事物流業和印刷設計的湖北人朱緣洲來說,傳統文化一直是他心中揮之不去的一片心靈綠洲。通過對家譜和姓氏學的深入研究,他最終“剔除浮華,深耕文化”,創意出《傳世家譜》系列文化產品。
發現商機
在深圳奮鬥多年,有機會回到家鄉,朱緣洲開始問詢家中的遷徙變化淵源,卻發現長輩們往往語焉不詳,傳統家譜也特別簡單,只是標明身份的初步名錄。此時的朱緣洲隱隱感覺到其中的商機,並開始進行市場調查。
如今隨著傳統國學的復興,續修、新修家譜之風開始普及和盛行。但修家譜工程浩大非一人之力可為。同時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家譜上可以記載的信息實在是太有限。
本質上說,傳統意義上的“家譜”僅僅是一份名錄而已。大多數家庭的歷史僅僅是“口耳相傳”,很多家庭想將自己的“家庭大事”記載下來,諸如:人生歷程、事業變遷、兒女成長、親朋往來、財務檔案、祖先遷徙等。但是零碎的記載因為沒有歸類整理,沒有完整的包裝、醒目的標誌,這些資料的遺失、毀壞在所難免。
他開始決心整理出一套獨特的記錄整理方式。
尋根意識
朱緣洲經過反覆分析琢磨,確定了自己的方向。出發點是著眼於現代人的精神需求和尋根意識,在格式化上進行適度簡化。不用追溯太過遙遠的過去,而是進行五代人60年以內的詳細記錄。
經過四年間數易其稿,終於確定了最後的版本,分為兩個家族系列和家庭系列,在裝幀上則追求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感覺。
他說,《傳世家譜》系列文化產品擴展、延續了“家譜”的文化,是一種適應現代人撰寫以及改變傳統修譜習慣而設計,並且能夠記錄自己及家人人生軌跡的工具。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姓氏文化也是重要的文化傳承符號。在朱緣洲的主持下,深圳創興家譜姓氏文化工作室邀請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成功開發出集中華五千年書法、繪畫、人文精髓的《姓氏法帖》系列資料庫,涉及中國姓氏達5000多個,姓氏、名字書法數千萬字。
只要有中文名字,就可以定做獨一無二的《姓氏法帖》。
傳統文化
近年來,隨著家譜的復興,上海、鎮江等地圖書館相繼開闢出家譜閱覽室,用來接待海內外絡繹不絕的尋根者。然而青年一代家族意識的日漸淡漠,是家譜文化將遭遇或已遭遇到的真正壁壘。
在浙江蘭溪,民間收藏的家譜達500種以上,存量為浙江省縣級之最。然而收藏戶主已由傳統型的父祖輩開始向對家譜無多大興趣的兒孫輩交替,而年輕人對家譜的存放、借用、翻曬等並不重視,所以近年來損毀的較多。
朱緣洲說,家譜文化是現代人精神家園的載體,如果把家譜姓氏文化成果作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一種方式,將對海外華人和國內同胞產生強大吸引力。家譜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下一步他計畫通過開展“尋根深圳姓氏一百人,記錄特區三十年”及“尋找深圳姓氏一百人,贈送傳世家譜一百套”等大型系列文化尋根活動,進一步擴大家譜文化的影響,並開發姓氏徽章等配套產品。
《深圳商報》2008-09-23 文化廣場 C3版“創意金選”報導 記者:何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