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燕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30年3月
- 學歷:博士
- 性別:男
主要貢獻,1952年,1958年,1965年,1986年,主要著述,
主要貢獻
1952年
1958年
在莫斯科有色金屬及黃金學院取得副博士學位回國後,調入二機部礦冶局,從事鈾礦濕法冶金技術工作。曾與蘇聯專家共商,提出利用全民辦礦所產鈾化學濃縮物,投入我國第一座鈾水冶廠純化車間先期生產方案,結果比計畫提前拿出核純產品,贏得時間。曾在我國第一座鈾礦山水冶車間試產時,因改變樹脂型號,提出不能用蘇聯提供的第一工藝流程,堅持用國內試驗成功的第二工藝流程,得到局領導支持,少走了彎路。
1965年
我國開始籌建第二批鈾水冶廠時,部局派其參與743礦鈾水冶廠的建設,任命為礦副總工程師,負責全部水冶技術,歷經兩年建成投產。隨後,按國務院關於國內生產鐳標準的批示,部局決定在該廠增建兩座廠房,成功地從鈾富礦中生產出我國新產品一鐳精礦(為提鐳原料),填補了國內工業生產的一項空白。
1986年
起從事金的濕法冶金工作,時任礦冶局副總工程師,努力將軍工系統的技術優勢嫁接到金的生產。組織建成樹脂礦漿提金新工藝的試驗型廠,並在黃金局指定的金礦建廠生產。組織和推廣金礦堆浸技術,在一些地質隊實施,取得較好經濟效益。最後組織難處理金礦加工技術的攻關,完成微細浸染型難浸金礦加壓浸出的噸級試驗,1966年開始建廠。
主要著述
《鋁槽電解質Na3AIF6-AlF3-Al2O3-LiF和Na3AIF6-AlF3-AI2O3-BeF2熔鹽體系物理化學性質的研究》(1958年);
《鈾工藝的基本過程與設備》(合譯,中國出版社,1964年);
《我國套用叔胺清液苹取鈾的工廠建設和生產改進》(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