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宗祠

朱熹宗祠

祠堂是宗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清朝初年,戰亂和瘟疫使四川人丁銳減,1671年起,清政府大力鼓勵各省平民入蜀開墾。在隨後的百餘年間,形成了“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潮,其中就有朱氏的後裔。他們身懷朱熹儒學的傳統,在各自的居所建立宗祠祭祀,形成代代相傳的家族文化。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朱子後裔已經在四川形成廣泛的影響力,遂取“登科中甲”中的“科甲”二字,花700兩紋銀立祠於成都市中心,留下今天依然保留名稱的科甲巷。有了宗廟,人氣更旺,祭祀時人多車馬多,宗祠常常容納不下,朱氏後輩又在龍泉驛區十陵建立“朱熹宗祠”作為陪祠。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宗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熹宗祠
  • 時間:清乾隆四十四年
  • 1952年12月:成都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產權證
  • 1997年:陪祠得到保護
簡介,現狀,

簡介

當年建造朱熹宗祠,並非一日之功。朱姓族人用一隻公雞、兩丈紅布交換一個陳姓屋主的房舍,從最初的朱子書院開建,逐漸形成書院、文公殿和贛粵、入蜀、賢孫、庶裔、報本“五堂”,才有了現今的規模。從“五堂”的名稱,就可以清晰地知道朱氏家族傳承的文化脈絡——來自贛粵,入駐四川,做好人乾平常事,知恩圖報。
在朱氏數十譜碟中,對成都科甲巷總祠都有記述。經考,首倡創祠時間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科甲巷,現在居於成都最繁華的“春熙商圈”之內,屬流金淌銀的商業寶地。但在200多年前朱子後裔購宇立祠之時,尚是成都“郊寨”之地,無“巷”,又叫“諸葛廬”之名。附近的原成都市一醫院那塊地,清朝時還曾是“監獄”,傳說太平天國領袖石達開1863年就被關押和殺害在那裡。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朱熹的裔孫們以“朱祖文”之名,用700兩紋銀購得地塊建立宗祠,現仍存《杜賣文契》為證。明、清兩朝的科舉,考的都是四書五經,必須寫成八股文,而經文的解釋必須依朱熹《四書集注》等書為準。朱子後裔立祠,於是取“登科中甲”中的“科甲”二字,作為立祠之巷的名字。也正因為科舉考試與朱熹《四書集注》密切相關,所以每逢鄉試,趕考者都是蜂擁而至,提前半月住進科甲巷棧房,天天進入“朱祖文祠”朝拜先賢,待鄉試開始,才進入貢院“應試”。
朱熹宗祠

現狀

在建祠後的200多年裡,歷朝歷代都是把朱熹老夫子視為朱熹宗祠的業主,這也算得趣事一樁了。
由於朱子裔孫不能直呼先祖之名,故1789年購宇立祠時,業主名為“朱祖文”及“朱氏祖宗文公”。《杜賣文契》加蓋有清朝大紅官印,予以確認。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四川省政府”辦理《官契》時,明確寫著“發給業主:朱祖文即朱熹收執”。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簡陽《朱氏族譜》錄下了總祠祭祀程式和楹聯一十八幅等,內容均與熹公有關。
,1952年12月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產權證,業主為“朱氏祠”。
1992年,政府將朱熹宗祠(總祠)地段土地使用權,轉讓給了日本邱永漢集團,總祠房屋被拆,原址上建起了伊藤洋華堂等建築。
1997年陪祠得到保護
成都科甲巷總祠,祭祀時人多車馬多,於是在成都城東門外,今龍泉驛區十堰鎮一帶,半節河宗祠作為陪祠,興盛起來。
史載,半節河宗祠始建於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1719年朱氏後裔購得此屋,經維修立祠並居住。1997年3月,朱氏後裔開始謀劃對陪祠的保護工作。這種努力得到了有識之士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2002年起,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院長張立文教授、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教授,先後題贈“朱熹宗祠”、“朱子書院”等墨寶。
2003年7月,龍泉驛區人民政府把“朱熹宗祠”宣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10月28日,宗祠管委會主辦的“四川省文公會暨首屆朱熹文化節”在成都龍泉驛十陵朱熹宗祠隆重舉行。今 年5月,宗祠管委會向社會推出“朱熹國學院公益親情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