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滌新

朱滌新

人名,1910年12月11日生,湖北省陽新縣人。貧苦農民家庭出身。1981年12月至1996年3月任航空工業部顧問。1999年6月離休。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八大代表。2002年1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滌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北省陽新縣
  • 出生日期:1910年12月11日
  • 逝世日期:2002年1月3日
  • 職業:新四軍政委、政協委員
  • 信仰:共產主義
人物生平,土地革命戰爭期間,全國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土地革命戰爭期間

讀私塾3年,後當學徒、做工。1927年3月加入湖北陽新縣湖市區農民協會,參加農民運動和鄂東南武裝起義。192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陽新縣湖市區農民協會赤衛隊,任隊員。1930年3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紅五軍第五縱隊第二大隊文書。5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後任紅五軍第五縱隊第二大隊黨支部書記。1931年4月至1932年5月任紅五軍第三師第八團機槍連政治指導員。1932年5月入國家政治保衛局訓練班學習。同年10月至1933年8月任紅三軍團第六師第十六團特派員。1933年8月至 1935年8月任紅三軍團第六師特派員。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鬥爭和中央紅軍長征。1935年8月至9月任紅一軍政治部保衛分局局長。同年10月至 1936年9月任紅一軍團政治保衛分局局長。1936年10月至1937年8月政治保衛分局改為政治部保衛部,任部長。到達陝北後,參加直羅鎮、東征和西征戰役及瓦窯堡戰鬥。

全國抗日戰爭時期

全國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8月至1938年12月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政治部鋤奸部部長。參加平型關等戰鬥。
1938年12月至 1939年11月任魯西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共魯西區委委員。1939年11月至1940年10月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蘇魯豫支隊政治委員。同年10月至 1941年2月任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一支隊政治委員、縱隊軍政委員會委員。1940年11月至1941年2月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教導第一旅政治委員、第一一五師黨務委員會委員。1941年4月任新四軍第三師軍政委員會委員。同年6月至1943年7月任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政治委員。率部參加黃橋、鹽城等戰役,參加開闢皖東北和蘇北抗日根據地的鬥爭。1943年4月赴延安中共中央黨校一部學習。

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4月至6月作為華中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5月至8月任中央黨校幹部科科長。同年11月至1946年5月任熱遼縱隊政治委員、黨委書記。1946年6月任熱遼軍區副政治委員,同年11月至1947年1月任北安 (龍江)軍區政治部主任、黨委書記。1946年12月至1947年5月兼任中共西滿分局社會部部長。1947年2月至1948年10月任黑嫩省政府常委、公安處處長,東北軍區嫩江軍區代理司令員、中共嫩江省委常委、嫩江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軍區黨委副書記。1948年10月至1949年3月任嫩江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軍區黨委書記。參加解放四平、長春、鼓山和遼瀋等戰役。曾在戰鬥中負傷。1949年3月至1951年9月任武漢市警備區副司令員。 1949年5月至8月任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委員。同年5月至1952年11月任中共武漢市委常務委員兼武漢市公安總局局長(至1953年9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6月至1951年兼任中共武漢市委社會部部長。1950年3月至1953年1月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0年4月至1951年9月兼任最高人民檢察署中南分署檢察長。1950年至1951年4月兼任武漢市行政幹部學校副校長。1951年1月至1953年5月兼任武漢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1951年6月至1954年6月任武漢市副市長。1951年9月至1952年9月任武漢市公安局分黨組書記兼武漢市政法委員會主任(至1953年9月)。 1952年11月至1954年11月任武漢市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1952年12月至1955年3月先後擔任中南公安部副部長、湖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4年10月至12月任湖北省公安廳廳長兼黨組書記。1955年1月至7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3月至1958年2月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56年9月至1967年12月任中共第八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1956年9月至1957年7月在中央黨校研究班學習。1958年2月至 1960年9月任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62年3月至1963年3月任第三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63年12月至1967年6月任中央監察委員會駐第三機械工業部監察組組長。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8年4月至1981年12月任第三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81年主動退出領導崗位。1981年12月至1996年3月任航空工業部顧問。1999年6月離休。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八大代表。2002年1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社會評價

縱觀朱滌新的一生,我認為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1952年以前,這是朱滌新馳騁疆場、橫刀勒馬的部分。尤其是在抗日戰爭年代,朱滌新任115師政治部鋤奸部部長,成為羅榮桓的部屬。115師進入山東後,尤其是“湖西肅反”後,羅榮桓派他任蘇魯豫支隊政委,取代了吳法憲,可見朱滌新在羅榮桓手中的分量多重了。
要知道,蘇魯豫支隊可是井岡山紅軍的老底子。該支隊是著名的“朱毛”紅軍,是我軍最老的核心主力部隊。戰鬥作風勇猛驍悍,執行命令堅決,連續作戰能力強,戰鬥士氣旺盛,敢打大仗、惡仗、血仗,作戰經驗豐富,技、戰術水平高且全面,進攻、防禦、攻堅、野戰俱佳。尤其擅長野戰條件下的攻防作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紅軍的頭號主力,參加了五次反圍剿,長征途中是中央紅軍的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突破烏江,搶奪瀘定橋,襲取天險臘子口。抗戰期間,首戰平型關是主要突擊部隊,後開闢蘇魯豫,南下支援新四軍,曾先後配合新四軍第1師、第2師、第4師作戰,征戰華中各戰場,是新四軍主力機動部隊,成為華中部隊的無敵鐵拳。朱滌新能在這樣的部隊當政委,是絕對委以重任了。
後該支隊編入新四軍三師,成為七旅並任政委,說明黃克誠對他是十分信任的。朱滌新還參加了“七大”。在進入東北後曾任縱隊政委,後不知什麼原因,逐漸地在政治上就,沒什麼起色了。
朱滌新人生的第二部分是四野南下後,特別是52年後,基本上就政治平平了。最後一任職務是在“1963年至1967年任中央監察委員會駐第三機械工業部監察組組長。”所有的這些,也許是進入東北後,不適應大兵團的作戰方式;也許是與上級的作戰意圖有意見分歧;也許是諳知政治險惡,急流勇退;也許是長年戎馬本戰,疾病纏身;也許……
———— 摘自《吳法憲回憶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