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均

朱海均(1875~1951年)廣東陽山縣七拱鎮朱屋排人。愛國華僑,曾支持過辛亥革命。早年下南洋馬來西亞謀生,積累了財富以後成立了東生、東福兩個礦業公司,任總經理。在採礦業興旺發達的基礎上,他又在金保埠進行商業投資,後來該埠的商行、商店一半為其所有。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朱海均已成為馬來西亞地摩埠、金保埠工商業的巨子。發達後不忘本,回鄉積極支持家鄉教育事業,支持祖國革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海均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75年
  • 逝世日期:1951年
生平經歷,40歲海外謀生歷經磨難成商賈巨子,帶親朋海外淘金大力捐資支持革命,紀念先父建學發公祠曾為黃埔中正中學校舍,故居學發公祠,

生平經歷

40歲海外謀生歷經磨難成商賈巨子

朱海均青年時,在家鄉從事農作,後兼蒸酒、磨豆腐。民國四年(1915年),由於軍閥混戰,匪患頻繁,社會動亂,民不聊生,為維持家計,被迫飄洋過海到馬來西亞地摩埠錫礦當苦力,下井挖礦砂。經過幾年的奮鬥,他積蓄了一小筆資金和採礦知識,於是離開了原來受僱的礦場,與朱福升、李恆朋等合夥開礦。
初時礦上只有工人十多人,因缺資金、技術,雖苦幹兩年,仍入不敷出。有一年臨近過年時連工人的工資也難以支付,引起了礦場工人的不滿,揚言朱海均如不付清工資,就要將他沉下礦潭淹死。為捱過“年關”,他不得不於除夕晚躲進一個廢礦的淘砂桶中,一直挨到初四才敢出來。後在七拱鄉人華僑鄒明等的調停下,這次工潮才得以平息。
個性倔強的朱海均不甘心就此失敗,又多方設法集資十股,擴大經營,終於挖到了礦產,收入急劇增加。朱先生為提高產量,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向國外訂購了先進設備,改人力挖井淘砂為半機械化操作;用沙泵抽取礦砂代替人力肩挑手提;用“金山溝”(用木料架設成的木板溝)淘洗礦砂。因此,錫米(礦砂)產量大增,礦場越辦越興旺,採礦工人也從原來的十多人發展到一千多人。
不久,他成立了東生、東福兩個礦業公司,任總經理。在採礦業興旺發達的基礎上,他又在金保埠進行商業投資,後來該埠的商行、商店一半為其所有。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朱海均已成為馬來西亞地摩埠、金保埠工商業的巨子。

帶親朋海外淘金大力捐資支持革命

朱海均桑梓情深,發達不忘本。其時,家鄉連年戰亂,土匪猖獗,鄉人窮困,而朱先生所經營的工商業也需要用人。於是在民國十四至十九年(1925~1930年),朱海均數次派人返鄉帶其親朋及附近鄉人前往馬來西亞,僅七拱鄉的朱屋排、三家、聯坑、潭村、塘坪、塘梨坑、佳禮,太平鄉的三元,杜步鄉的邱屋,新圩鄉的三所、石角等村就有300多人。
這幾批人到達馬來西亞後,朱海均親自安置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直至今天,很多人及其後裔仍僑居於地摩及金保兩埠。也有的人已遷居新加坡以及歐美。他的出生地朱屋排村現38戶村民中,就有30戶是華僑家屬。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朱海均又牽頭髮動華僑和社會各界人士捐資建校,在七拱芙蓉的均源村辦起了尚志國小。民國廿五年(1936年),朱海均榮歸故里,與親朋共慶大禾崗新村“先德學發公祠”落成時,還十分關心《陽山縣誌》編修,邀請清遠籍翰林院編修、榜眼朱汝珍總纂《陽山縣誌》,使民國廿七年(1938年)修的《陽山縣誌》賴以得成。
朱海均回鄉時曾遇劫匪,為此馳書當局,緝捕匪首。1936年,他回陽山與親朋共慶大禾崗新村及先德學發公祠落成。時小北江匪首陳樓聞知,帶領匪眾十餘人,意欲劫持朱氏父子,謀取巨款。
朱海均早先已洞悉家鄉匪情,事先購買槍械,各重門戶均有人警衛。陳樓見朱家戒備森嚴,估計難以得手,故退而要求朱先生帶他同去南洋發財,否則必再來滋擾相威脅。朱不得已假予應諾,在途經香港時設法將陳樓甩開。回到馬來西亞,即馳書當時廣東軍政要員唐耕成,說明他回鄉的遭遇,痛陳家鄉匪患猖獗,人民難以安居生產,請唐代轉請省政當局,派兵以平匪患。廣東省當局派出軍警將匪首陳樓緝捕歸案。後因該匪罪惡累累,民憤極大,在當地正法。七拱地方匪患稍斂。
朱海均關心祖國存亡,熱心宣傳抗日救國。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祖國的大好河山,抗日的烽火燃遍大半箇中國。那時,宋慶齡曾派員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各地發動華僑捐款獻物支持抗戰。朱海均關心祖國存亡和家鄉人民的安危,在金保、地摩兩埠熱心宣傳抗日救國,動員當地華僑有錢捐錢,有物獻物,並帶頭捐獻白銀三萬兩,受到當時國民政府掛像表彰

紀念先父建學發公祠曾為黃埔中正中學校舍

1923年,朱海均從馬來西亞匯款回國,並從國外購買了大量的建築材料運回陽山七拱家鄉,委託同鄉華僑鄒明負責,於1935年建成了面積一萬多平方米的大禾崗新村。其中為紀念其父的學發公祠三幢主樓,氣勢宏偉,建築面積就有5659平方米。
據朱屋排村老人、當時黃埔中正中學學生朱桂容回憶:由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生鄧震亞及部分黃埔校友在韶關市東河壩創辦的黃埔中正中學,於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冬日寇進犯韶關淪陷時,曾遷學於學發公祠。
當時,形勢非常危急,機關、學校被迫後撤或疏散。該校有家可歸的學生,絕大部分都疏散回家了。教師和少數學生則隨校長鄧震亞撤退到乳源縣的湯盆水第三十五集團軍副司令員鄒洪的別墅。本擬在湯盆水暫避或立足,但不久形勢迫使他們必須繼續後撤。於是,學校派出了訓導主任譚觀樂、軍訓教官李筱俠和高二班班主任李汝衍為先遣人員,到陽山七拱找該校高二級學生黃耀西,得到了黃家店鋪祥棧商號的接待和安排。
次日傍晚,由鄧震亞率領的師生三十多人(教師和家屬約三十人、學生三人、工友一人)抵達七拱圩,住宿於祥棧商號後樓及其新鋪,祥棧商號成為他們在七拱初期出入和轉運物資的主要場所。經過多次的聯繫,得到朱海均在家鄉的代理人——管家鄒榮民的同意,中正中學的教職員工搬入了大禾崗朱海均大夏作為臨時校舍,著手辦理複課工作,在連縣縣城、陽山縣城、七拱、英德大灣、清遠石潭、懷集縣等地都張貼招生廣告,並設點招生。這個學期招收了初一和高一春班新生和初二至高二各年級秋班插班生,全校共有五個級8個班,學生200多人,教師及家屬30多人。
學生除部分是陽山縣人外,也有由連縣、英德、清遠、懷集、廣寧等地遠道而來的。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下旬,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校長鄧震亞即趕去廣州,交涉接收校舍,著手辦理學校搬遷廣州的有關事宜。經過交涉,很快決定把地處廣州市觀音山腳、中山紀念堂旁邊的鳴崧中學(鳴崧中學是漢奸沈鳴崧的紀念中學,校舍設備在當時是第一流的)校舍接收過來,改名為“廣州省立黃埔中正中學”。
九月初,黃埔中正中學新舊學生300多人,集中於大禾崗校本部辦理入學手續和開學上課。下旬,學校決定遷址廣州,有部分學生因經濟等問題無法跟去,辦理停學;連縣等外地學生則先回家,然後分別到廣州校部報到;餘下100多學生則由教師組隊,於是年農曆八月十六日(公曆9月21日)由七拱大禾崗起程步行到清遠 縣石潭,從水路分乘四艘貨船往清遠縣城,再轉火船到廣州。
期間,該校不但培育了黃埔嫡裔,還造就了陽山乃至粵北一代新人。學發公祠為黃埔中正中學得以喘息、發展,為陽山與粵北日後繁榮,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故居學發公祠

學發公祠位於七拱鎮大禾崗,距四驅車場3公里,背山面水、座南朝北,由愛國華僑朱海均先生為紀念其先父朱學發而建造。因其外形酷似拉薩布達拉宮以及“其宏壯之規模為北江數府州所未有”,故而稱之“廣東布達拉宮”。公祠建成於1935年,公祠屬中西結合宮殿式的巨型建築,中西合璧,同時也具有鮮明客家建築風格。公祠前后座的石門框,共刻有十一匾十三聯。十一匾中,國民黨黨政軍要員余漢謀李漢魂陳濟棠鄧澤如的手筆各占其一,餘下七匾及十三聯均為清末科舉榜眼朱汝珍所作。題寫人身份與匾聯水準之高,在粵北實屬罕見。清朝末年榜眼朱汝珍在《陽山縣誌》序中有這樣的描述:“見其宏壯之規模,為北江數府州所未有。”近百年過去,學發公祠仍保存完好,不僅被陽山人視為本縣瑰寶,更成為當地知名景點。無論從建築規模、建築風格,或從文化底蘊看,公祠都具有不菲的價值。
學發公祠始建於1923年,歷時12年,基本落成於1935年,為粵北華僑建築之最。公祠背山面水,座西南向東北矗立。面寬90.8米,進深120.5米,整體建築總占地面積10941.4平方米,分前、后座及東西兩廂三部分。后座又分為主樓及東西兩附樓。
前排是平房磚木結構門樓,後排由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主樓及兩槓橫屋組成,前低後高,連成一體。祠牆莊嚴肅穆,牆體厚七十多厘米,夯築時混合了硯殼灰、沙子、黃泥、石灰、黃糖、糯米粉等材料,極具粘性和韌性,堅固難破。門樓的門框上鑲嵌了堅硬的麻石條,與硬實厚重的木門構成一道穩固的防禦體系。而牆上則散布著若干大小各異的槍眼、炮眼和觀察孔,使人再次身臨抵禦外敵進犯的肅殺和凜然。
前排樓房屬中國傳統建築模式,置七門(一正六輔),正門為中堂,輔門為側廳,且門框俱用上等石料鑲邊,並刻聯。而題寫者則更是大名鼎鼎人士:中門乃末代傍眼朱汝珍撰聯並書:“學道積躬量涵若海,發祥啟後德茂惟均。”橫批:“學發公祠”;右一輔門門聯寫道“禮門義路資遵蹈,智水仁山入畫圖。”橫批:“海均家塾”,此為余漢謀的筆跡;右二輔門為“宏開閥閱思修德,快覽雲山是養年。”橫批:“海均私第”,落款則是陳濟棠;左一輔門:“門前正對漁翁石,戶外常停長者車。”橫批:“高陽世第”,落款的是李漢魂。一位是前清鴻儒,三名是民國大員,有如此高規格題詞的民居估計也不多見。
進得門去,猶如到了迷宮一般。房間多,廳堂多,門更多。房與房相通,廳與廳相連,每個廳中都設有天井用來通風和取光。來到後排主樓門樓上,朱榜眼撰寫於“歲次丙子仲秋”的題句更是不少,字跡端正圓潤、遒勁清秀,一時之間真讓人目不暇接。
主樓上有蓋桁角和封火牆,既有嶺南傳統祠堂建築肅穆端莊、規整有序的特點,又有西方建築的浪漫氣息。這不僅僅表現在主要使用從香港引進的紅毛坭(水泥)、鋼筋、坤甸木等建築材料上,更表現在西方建築工藝造型上。
學發公祠主樓的廊、柱、頂、窗、門大量使用了西方建築樣式,房屋門楣、窗楣的壁畫或泥塑的圖案、花紋明顯吸收了西方建築藝術的圖案,每層樓都設左右兩個迴廊天井並採用綠陶瓷作圍欄,木閣樓板上鋪設花階磚,充滿著濃郁的西洋風情。樓頂還設有平台,中路平台頂部的裝飾圖案又有伊斯蘭建築的神韻,十分精美獨特。
客家圍屋在建築上都有其共同的特點,就是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東西對稱,前低後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規整。學發公祠也不例外,除具有客家建築連體排屋的鮮明特徵外,還大膽地引入西方的建築風格。你看,這窗戶分明就是幾千年沿革下來,只採光不擋風的中式傳統老結構,但在這裡卻將窗楣做成了西式浮雕;房屋最高處分明是二大四小彼具中式的鑊耳牆,但在這裡卻又把伊斯蘭特色圖案裝飾在牆體上……尤其是四樓平頂上那三座宮殿式樓閣,設計獨特,造形美觀,既可遠眺,又可防衛,還兼具了納涼、娛樂、貯存、掩蔽等實用功能,從而使整座建築有如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堡。這與朱海均先生長期旅居海外,善於借鑑和汲取外國建築之特色,將西方建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傳統的中式建築中去分不開的。據說:當初興建學發公祠時採用的花階磚、紅毛坭(水坭)全部都是用船從海外或香港購買運回來的。
學發公祠被稱為“廣東省華僑建築規模之最”。建祠人朱海均(1875~1951年)是陽山縣七拱鎮朱屋排人。解放初期,這座擁有182間房屋的大廈被分給農民居住,五十年代後期起,政府用作華僑農場和農業種子示範場,安置部分歸僑和農工。七十年代時主樓木閣樓板上所鋪的花階磚被大量揪起用作原縣政府辦公大樓地面裝修——如今,這些地磚歷經幾十年的踩踏,依然清淨無損。
學發公祠於1987年6月被列為“陽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朱海均先生之子朱漢湘從馬來西亞第一次回國觀光,目睹祖國和家鄉的巨大變化,心情激動,感慨萬千,在他父親朱海均愛國愛鄉精神的激勵下,在落實僑房政策時,自願無償地將面積為5659平方米的學發公祠主樓捐贈給陽山縣人民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