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汽車產業發展,朱村喬遷。今村基重開福地,祠堂宗廟重建。高樓大廈,金碧輝煌,園林勝景,宜壽宜興。宗親分支,港澳台胞,海外華僑,七千裔孫普天同慶。新村造價逾6.5億元,規劃總用地13.34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4.9634萬平方米,綜合容積率1.83,總建築密度26.3%,綠化率30.2%。建樓宇43棟,其中包括:高層住宅電梯房9棟,多層住宅30棟,祠堂、村委辦公樓、幼稚園、老人活動中心各一棟。朱村新村住宅共1919套,商鋪250間。此外,政府返還商業自留地80畝,工業自留地450畝。現時在村在冊人口146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村新村
- 外文名:zhucunxincun
- 別名:朱村新邨
- 行政區類別: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秀全街道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下轄地區:朱村新村
- 面積:13.3421萬平方米
- 人口數量:1460
- 方言:粵語
朱村新村記
樹本於根,水本於源,人本於祖。問祖求源,人之本分。我祖有禮,淑配陳氏,立村六百載,迄今繁衍二十九世。裔孫緬懷祖先開天闢地,創立基業,造福後人。值此朱村喬遷暨朱氏大宗祠重建之際,深表孝敬。並淺述我前人之豐功偉績,銘記於此。祈求後世,務必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是為序
大明鼎盛,永樂紀元。我太祖發受,世居新會,育九子。兄弟九人,風華正茂,躊躇滿志,決意出外建基立業。從此先後辭家,各奔前程。時約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八子有禮,駐足禺北,茅居朱氏塱。地處東經113°16' 47";北緯23°37' 32",此處靠江,毗鄰黃埔墟。因地勢偏低,屢受洪澇襲擾。遂北移兩里,依山定居,與多方姓氏同聚朱村,和睦共榮。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花縣新建,朱村入轄。從此,非朱姓族人陸續遷徙他鄉。惟我朱氏有禮裔孫,憑此發祥之地,墾荒造田,開鑿河川,修橋築路,世代相傳,自強不息。開拓良田三百餘公頃,魚塘七百畝。幅員廣大,河涌交織。朝朝潮潮,宜蔬宜果,宜桑宜麻。清末民初,南洋謀生,蔚然成風,旅越宗親,數超原籍,堤岸有小朱村之稱。時至近代,大多數宗親再移民它國。
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歲次卯),北江潰堤,釀成特大災害。洪水淹過我村祠堂門口石橫樑,延續十五天。村中有極少數的青磚屋倖存,餘皆垮塌,南社最甚。村人與禽畜轉移到了後山。只有磨耳以北靠山邊的土名莊稼活著,其餘數千畝農作物初洪水淹亡殆盡,顆粒無收。村民無家可歸,生活極之貧困,逼迫逃難遷徙越南。他們留下家中的斷垣殘壁,舊村拆遷時仍有可見。
日本侵華,民國十十六年(公元1937年),爆發全面抗日戰爭,翌年廣州淪陷。日軍在天馬河設防,在望崗嶺建炮台駐守。期間,多次到我村掃蕩,殘殺我無辜村民二十多人,搶掠牲畜無數。村民出田勞作,處日軍炮火射程之內,時受日軍槍擊,人和耕牛唯有待夜深人靜時于田間勞動。
1945年日軍投降後,改天換地,我村民得以生活在新中國域內。
1952年後大興水利,建設金鐘水庫。地處東經113°15' 24";北緯23°38' 46"。山水長注,用之不竭,可灌溉我村大部分土地。赤坎埗頭三級水車晝夜不停,輪番抗旱之世代艱辛,由此結束;修築陵朱防洪大堤,從我村蜿蜒至天馬河岸,還建有大型排洪泵站,轄區數千畝,受益幾條村;同時建有小型排洪、抗旱泵站數座,河川蓄水閘兩處。水利設施,日臻完善,使我村兩千畝單田變雙田,望天梯田有水灌。廣闊耕地,五穀豐登,魚米之鄉,名副其實。
故里綠水青山,村景秀麗。三山肩並,兩水襟連。住宅南北依山,平房磚木結構,排列秩然有序。門前百畝魚塘,坐落東經113°16' 57";北緯23°37' 75"。源自青龍坑、鶴咀嶺之二川融融,流入村前,滋潤荔堤,灌溉田園。山上綠樹林蔭,鬱鬱蔥蔥,百花爭艷,鳥語蟬鳴。洪聖古廟,香火鼎盛,祐我風調雨順,老少平安。中社山上一株古榕,四人合抱,繁枝茂葉,四季長青,特大而罕見,乃我村之勝景。
每當晨曦,百鳥催人,枝頭謳歌:“日出而作,天道酬勤,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日入時分,朵朵紅雲。但見家家戶戶,坎煙縷縷;行行白鷺,翩翩歸巢,曬穀場上孩童,歡呼雀躍,指指點點;村道上,男女結隊,耕牛成群,熙熙攘攘,絡繹而歸。及至晚間,少年有志,堂館集聚,從師學武。村史流傳,武術高手者人才濟濟,子儒公舉旗反清抗英;翰墨飄香,英才輩出,兆莘公忠心獻國,三代功名;釗公業君,博學精深,同胞比翼,德高望重。有禮裔孫,勤奮進取。
1978年後,我村乘改革開放春風,增建樓宇三百多棟,千百年來瓦面泥磚屋的時代,從此告別。一排排規劃整齊,巷道寬闊;一幢幢三至五層,抒心悅目,几淨窗明的小洋房,巍然屹立。村莊範圍成倍擴展,居住環境煥然一新。
花都汽車產業發展,朱村喬遷。今村基重開福地,祠堂宗廟重建。高樓大廈,金碧輝煌,園林勝景,宜壽宜興。宗親分支,港澳台胞,海外華僑,七千裔孫普天同慶。新村造價逾6.5億元,規劃總用地13.34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4.9634萬平方米,綜合容積率1.83,總建築密度26.3%,綠化率30.2%。建樓宇43棟,其中包括:高層住宅電梯房9棟,多層住宅30棟,祠堂、村委辦公樓、幼稚園、老人活動中心各一棟。朱村新村住宅共1919套,商鋪250間。此外,政府返還商業自留地80畝,工業自留地450畝。現時在村在冊人口1460人。村中歷史巨變,生活方式轉型,要求人的素質升級,憑本領、靠勤奮、跟進時代發展,民生步步高。
溯本追源,莫忘先祖之大恩大德。勿為魚得水游,而相忘乎水,鳥乘風飛,殊不知有風!親恩該當報,百善孝為先。孔子曰:“事父母以禮,敬,順,於禮無違,謂之孝也。” 我等乃朱子後裔,本分遵循聖賢教誨,盡心孝道,悠悠萬事,惟此為大,檐前滴水。休慳善舉,好善祥臨,前人載果。當此樂解私囊,為我祠堂宗廟重建添磚加瓦。四時祭祀,感念父母養育之恩,嗚呼!
朱子《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我等既要承前,還須啟後。人行天道,天人同道,是必我朱氏宗親之源遠流長,萬世興盛!
是為記
有禮太祖二十三世孫
文晃拜撰
時二O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