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銘

朱彝銘

朱彝銘,字敘五,1883年出生, 江蘇人。幼承家學,偶習丹青,後入新學堂。家族在陝西經商,清末受早起民主進步思想影響,於1908年加入同盟會,是同盟會在陝西新軍的重要力量,宣統三年九月初一(1911年10月22日)參與策劃西安起義,成立秦隴復漢軍政府,並任秦隴復漢軍炮兵司令。陝西辛亥於1908年加入同盟會,是同盟會在陝西新軍的重要力量,宣統三年九月初一(1911年10月22日)參與策劃西安起義,成立秦隴復漢軍政府,並任秦隴復漢軍炮兵司令。陝西辛亥革命中是朱彝銘與黨自新、張鍅帶領的炮營打響了西安舉義的第一槍。辛亥革命後逐漸淡離軍政,以書畫詩詞自娛,書法學魏碑,能寫精楷,擅山水,偶寫花鳥,皆有氣韻。與黨自新,張伯英,侯又可 ,王一亭交誼,曾發起1923年書畫慈善捐贈活動。

基本介紹

  • 本名:朱彝銘
  • 別名:五爺,敘公
  • :敘五
  • 所處時代:晚清民國
  • 出生地江蘇
  • 出生日期:1883年
  • 籍貫:江蘇
簡介,經歷,

簡介

朱彝銘,字敘五,1883年出生, 江蘇人。幼承家學,偶習丹青,後入新學堂。家族在陝西經商,清末受早起民主進步思想影響,於1908年加入同盟會,後參與陝西辛亥革命,革命成功後並任要職。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陝西辛亥革命中最主要領導人之一。

經歷

朱彝銘少有大志,愛讀書,習武,喜歡畫畫, 1909年秋季投身陝西新軍。1910年時任陝西新軍一營左隊隊官,同年年7月9日,與井勿幕、張鍅、黨自新、萬炳南、張寶麟等在大雁塔歃血為盟,成立反清統一組織,史稱“三十六兄弟會盟”。為陝西新軍起義奠定了武裝基礎。
按當時陸軍的規定,每月初一日發放上月份的上月份的薪餉,九月初一日這天,既是星期日又是點名發餉的時期。發完餉以後,朱彝銘右隊隊官余運德(青幫、同情革命)假意的向本隊值日官說:“協司令部召集各隊官講話,回來還要傳達,可令士兵提前吃飯,但不準離營外出。”朱、余兩隊官作出批示,隨即出營,中隊隊官黨自新是營值日官不能離開營地,右隊排長張鍅中隊正目郭錦鏞(哥老會)也藉故說,因事到鄰營去一趟,即刻就回來。我們先後出營,一齊跑到柏樹成林的林家墳墳地,公舉張鳳翽為首領,錢鼎為副首領。
事後朱彝銘與黨自新、張鍅、余運德聚在一起,商討進城的方式,決定整隊集體進城。
1911年10月22日上午10時許,朱彝銘,張鍅領導新軍以去灞橋洗馬為名,先後由西門進城,按原計畫順利到達東羊市軍裝局,黨自新也率眾由南門進城向軍裝局進發。最終由朱彝銘、黨自新、張鍅帶領炮營打響了西安舉義的第一槍。搶占了西安城南門附近的軍裝局,繳獲大批武器彈藥。為陝西辛亥革命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1911年10月23日黎明,發動進攻,西、南兩面的部隊按既定部署,分別向滿城猛撲,旗兵亦作殊死抵抗,戰況極為激烈。
1911年10月24日,各作戰隊伍分為若干小隊,在滿城內逐巷逐院進行搜尋戰。在這期間一些士兵和領隊官殺害了一些不必要殺害的旗兵和其家屬,俘虜了很多男女老幼,把他們集中管押在各處,初五日把他們遣送出城,令其自謀生活。將軍文瑞跳井自殺。二百多年間、由陝西人民供養、反過來監視、壓迫陝西人民為清政府效忠的滿城住防旗兵從此消滅,清政府在陝的封建統治也從此剷除。
後來朱彝銘與黨自新對殺害了一些不必要殺害的旗兵和其家屬這一現象有過反思,並專門寫有文章發表。朱敘五、黨自新撰<陝西辛亥革命回憶>
城內戰事結束後,總司令部即著手恢復秩序,安定人心。曾派朱彝銘(敘五)組成總部稽查處,選用一些前陸軍軍官充任各級稽查官。
後任張鳳翽大統領衛隊指揮官,率大炮隊由新豐過河,會同陳樹藩部進攻禮泉。
1912年2月29日,朱彝銘率大隊由華陰星夜趕到禮泉,布防北扶村、王崖底,協助陳樹藩部作戰。
1912年3月2日,朱彝銘大炮隊由北扶村、王崖底兩地向城內轟擊,甘軍繞西、北門出城,形成南北兩翼包抄之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