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武

朱廣武,字震遠,沛縣原郝寨鎮朱大莊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廣武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沛縣
  • 畢業院校:北京朝陽大學
簡介,革命歷程,

簡介

朱廣武,字震遠,沛縣原郝寨鎮朱大莊村人。是一位愛國進步的知名人物。早年畢業於北京朝陽大學法律系,善書法。曾任國民黨沛縣黨部監委、沛縣公款公產管理處主任等職。為沛縣黨派人物。人稱朱廣武、楊克齋、董玉祥為沛北三傑,為黨派中之西北派。

革命歷程

1937年“七·七”抗戰開始,先生思想傾向於愛國進步。常與共產黨員朱恆印等接觸,籌組抗日紅纓槍會。其後任馮子固游擊司令部軍法官。震遠先生斡旋於黨教之爭,任為國難當頭,只有團結抗日,不能搞派系之爭,貽誤抗戰救亡之大計。1938年冬,在馮子固(教派首腦人物)攻破譚寨之後,捉住了黨派骨幹譚明基的父親譚鬍子,交由司令部軍法處審判。當時正是籍興科部來犯沛縣,臨時把譚鬍子羈押在朱大莊雙泉槽坊里。震遠先生基於團結抗日之大義,居然把譚父釋放,星夜送走。此舉,他並不是站在黨派立場庇護譚父,而是考慮以抗日大局為重。後來震遠先生以譚父逃走為名向馮子固交差,並據理陳詞,黨派教派之爭不能再繼續下去了。當時沛縣國共兩黨合作,出現了團結抗日的大好局面,馮子固尚能採納善言。此後,整個抗日戰爭時期,沛縣黨教之爭銷聲匿跡。這是有利於團結抗日的。這也與震遠先生所作的努力分不開的。
更令人欽敬的是,震遠先生的大無畏精神。所謂“義壯膽也”。1938年5月20日,沛縣淪陷。當時日寇並沒駐紮沛城。沛銅各地抗日便衣隊興起。川軍鄧錫侯部的薛家彬率部隊由魯南撤退到沛縣,駐紮大屯,成立司令部。薛最初是抗日的,曾在沛城繳獲日寇汽車3輛。當時還有一支抗日便衣隊,李公震任團長,由城南向北轉移,住到城北朱大莊寨里。薛家彬聞訊,把朱大莊團團包圍,想用武力收繳李團的槍。李團據寨而守,兩軍對峙,彈在膛上,一觸即發。在此千鉤一發之際,震遠先生挺身而出,出於團結抗日之至誠,昌著生命危險,前往賈廟與薛部代表談判,義鑒一致對外,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之民族大義之舉,幾經周折,終於雙方達成協定:雙方不發一槍。薛部撤走。李團由薛部收編為獨立團,李公震仍任團長,駐大屯唐家祠堂。就這樣一場流血衝突避免了;多少無辜生命免於戰火罹難。這一事件的和平解決,有賴于震遠先生的奔走斡旋。
1939年7月下旬,震遠先生為組建執法隊,到處物色人員和籌集槍枝彈藥。在一次日寇掃蕩中他被抓住,敵人把他捆綁後拴在樹上。敵人看出他是游擊隊當官的,就要挾他去龍固集敵據點主持漢奸維持會。他默不作聲,臨危不屈,誓死如歸,隨即掙斷繩索,直向高糧稞地跑去,敵人隨後追趕,他不幸中彈身亡。犧牲時年僅39歲。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南京國防部追認為抗日烈士、中校軍法官,並享有撫恤等。
震遠先生藏書甚豐。諳法律、愛詩文、工書法。臨摹張裕釗體,筆力蒼勁雄健。沛地多有先生撰寫碑文。十年浩劫,蕩然無存。當時書法稿中,曾記有詩歌一首,足見先生愛國之忱。特錄之於文史,以昭後人。
兄弟鬩牆兮,外御其侮。
黨教之爭兮,貽誤抗戰。
開誠布公兮,捐棄前嫌。
精誠團結兮,共赴國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