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召

朱希召

朱希召,明朝政治人物。著有《宋歷科狀元錄》八卷、《元朝歷科狀元姓名》一卷。生平及生卒年皆不詳,曾官都事,娶王鏊次女之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鏊
  • 別名:字濟之,號守溪,
  • 國籍:南直隸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 職業:明朝嘉靖、正德年間重臣。
知識延伸--都事,王鏊,朱姓起源,

知識延伸--都事

都事,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在清朝,此官職配置於朝廷之監察部門,如都察院。品等為正六品。該官職主要監察六部業務之輔佐,設定於都察院六科的各都事均官小權大。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王鏊

王鏊(1450年-1524年),字濟之,號守溪,南直隸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朝嘉靖、正德年間重臣。  父王琬,曾官光化知縣。王鏊自幼隨父讀書,善寫文章,國子監諸生爭誦其文。鄉試、會試皆第一,成化十一年(1475年)成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歷官侍講學士、少詹事。正德元年(1506年)擢吏部右侍郎,官至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王鏊居官清廉,為人正直,時稱“天下窮閣老”。當時中官劉瑾擅權,郎中張瑋、副使姚祥、尚寶卿崔璇被劉瑾荷杖幾死,王鏊怒斥劉瑾:“士可殺,不可辱。今辱且殺之,吾尚何顏居此。”又與韓文等上疏請誅劉瑾等“八黨”,不被採納。正德四年(1509年)致仕歸里,讀書著作,常與詩友遊山玩水。學者稱震澤先生。閒居十四年而卒。朝廷追贈太師,諡文恪。
著有《震澤編》、《震澤集》、《震澤長語》、《震澤紀聞》、《姑蘇志》等。
圖片圖片

朱姓起源

1、朱姓始成於西周,是古帝顓頊高陽氏之後。古帝顓頊的玄孫陸終有6個兒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賜曹姓。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後,封安的後裔曹挾在邾(今天山東省鄒城市一帶),建立邾國,附庸於魯國。邾國又作鄒國,亦稱邾婁,有今山東費縣、鄒城、滕州、濟寧金鄉等縣地市,建都於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於繹(今山東鄒城東南紀王城)。到了戰國中葉為楚所滅,邾國貴族以國為氏,就是邾氏,後邾國君主支庶子孫又去邑為朱姓。
2、另據<<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族竭燭渾氏朱可渾氏,在孝文帝時住在洛陽,他們一起改為朱姓。
3、《元和姓纂》記錄說舜時有一個大臣名叫朱彪(一作朱虎),他的後人以朱為姓。由此看來,帝舜時代就已經有了朱姓。居住在閩、粵等沿海地區的朱氏,從明代開始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
4、宋國的開國君主宋微子啟(商紂王的庶兄)有裔孫朱暉,原以國名為氏,稱宋氏。春秋時,諸侯滅宋,其後裔逃至碭(今安徽省碭山縣),改宋氏為朱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