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朱履貞
- 字號:字閒泉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時間:不詳
書成於嘉慶五年(1800年)。朱履貞推崇《書譜序》,以為“古今論書第一要義”(《書學捷要·跋》,叢悼疊應再書集成初編本,龍糊立19頁)。但謎騙歡他流連往復的,卻不過“一畫之間,變起伏於峰杪;一點之內,書衄挫於毫芒”,以為此四句概括民婚諒無限書學,“雖讚頌前賢,實一篇論書關鍵處,尤禪句之有眼也”(《書學捷旋淚嘗放要糊厚腿》,13頁)。其實這是言過其虹想實了。
朱履貞[清]字閒泉,秀水(今浙江嘉興)人。著有《書學捷要》。書成於嘉慶五年(1800年)。朱履貞推崇《書譜序》,以為“古今論書第一要義”(《書學捷要·跋》,叢書集成初編本,19頁)。但他流連往復的,卻不過“一畫之間,變...
中文名 書學捷要 作者 朱履貞 類型 圖書 朝代 晉目錄 1 內容簡介 2 作者簡介 3 版本 內容簡介 編輯 自晉唐以來論書之作逐漸增多,作品往往良莠不齊,是非互見,使學者茫無適從。但作者獨具慧眼,去偽存真、詮綴類言,給人以一...
二、執筆方法,清朝朱履貞云:“學書第一執筆。”可見執筆對於書寫的重要性。硬筆書寫時採用“三指執筆法”。即用拇指、食指第一指節的指肚捏住筆桿下端的左右方,中指的第二指節墊住筆桿,無名指、小指自然彎曲靠住中指,同時不能靠攏...
臥則畫被,自見萬類皆效象之,乃臻妙。’”清 朱履貞《書學捷要》卷下:“元常 居則畫地,臥則畫席,如廁忘返,拊膺盡青。”清 魏源《聖武記》卷一:“太祖 每有征伐,與諸貝勒適野而謀,畫地而議,上馬而傳令。”
清代朱履貞在《書學捷要》也說:“唯《曹全碑》,明季始出土,於漢碑中最為完好,而未斷者尤佳。邇來擊拓既久,字跡模糊,時人重加刻畫,唯碑陰五十餘行,拓本既少,筆意俱存。雖當時記名、記數之書,不及碑文之整飭,而蕭散...
三字承上筆勢,多是搭鋒。若一字之間,右邊多是折鋒,應在其左故也。”清代蔣和稱:“筆鋒搭下也。上筆帶起下筆,上字帶起下字。”朱履貞稱:“書法有折鋒,搭鋒,乃起筆處也。用強筆者多折鋒,用弱筆者多搭鋒。”
。出處 《元典章·刑部十五·問事》:“事有偏狥,理宜糾治。” 明·無名氏《薛苞認母》第四折:“親的原來則是親,無他那半點兒心偏徇。” 清·朱履貞《書學捷要》:“前人評書,亦有偏徇失實、褒貶不公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