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守非

朱守非

朱守非,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守非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安徽省太和縣
  • 出生日期:1977-11-27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南開大學
  • 性別:男
簡介,人物生平,

簡介

朱守非,1977年11月出生於安徽省太和縣,2016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0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2012‒2013年在日本東京大學做博士後;2005年至今在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工作,歷任講師、副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催化有機合成化學研究。曾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10年)、國家基金委首屆“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2年)、首屆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2015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5年)、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2016年)等人才計畫和項目。曾獲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2007年和2013年,均為第三完成人),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12年),天津青年科技獎(2014年),Asia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2015年),天津青年五四獎章(2016年)等獎項。

人物生平

教育及科研經歷:
1996年9月-2000年6月,南開大學化學系,理學學士
2000年9月-2005年6月,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理學博士,導師:周其林 教授
2005年7月-2008年12月,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講師
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12年3月-2013年3月,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後,合作教授:Eiichi Nakamura
2013年12月至今,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榮譽及獎勵:
2016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2016年,青年長江學者
2016年,天津青年五四獎章
2015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5年,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5年,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
2015年,Asia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s
2013年,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
2013年,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第3完成人)
2013年,天津青年科技獎
2012年,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2012年,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
2010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07年,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第3完成人)
2004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求是研究生獎學金”
研究成果:
朱守非長期從事催化有機合成化學研究,重點研究了幾類以氫轉移為關鍵步驟的重要有機合成反應,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在質子轉移反應方面,提出了“手性質子梭”概念,為不對稱質子轉移反應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實現了多種極具挑戰的重要不對稱催化合成反應,為α-胺基酸等重要手性砌塊提供了高效合成方法,被稱為“充滿希望的未來研究領域”,為國內外多個課題組所採用,並引發了系列相關理論研究。2)在氫原子轉反應方面,發展了底物活化策略,通過加入Lewis鹼提高了硼烷氫原子轉移能力,實現了首例銅催化卡賓對硼氫鍵的插入反應,並實現了其不對稱轉化,被認為是“合成手性有機硼砌塊的具有吸引力的方法,很可能廣泛套用”,並已經引發多個課題組的跟進研究。3)在負氫轉移方面,發展了多種不對稱氫化反應的高效催化劑,實現了多種重要羧酸類非甾體消炎藥和生物鹼的高效合成,部分成果已經被製藥公司採用。截至2016年12月,發表SCI論文80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訊作者在IF > 10的學術期刊(包括Acc. Chem. Res.; Nat. Chem.; JACS; ACIE)上發表論文15篇;編寫著作章節2篇;獲授權5項中國專利,申請3項國際專利;論文被他人正面引用2600餘次,H-index為32。
教育教學:
培養碩士4名,學士7名,指導天津市大學生創新訓練計畫6項。
講授本科必修課程:《基礎有機化學實驗》、《當代化學前言》、《創新研究與訓練》。
講授研究生課程:《有機立體化學》、《研究生通識教育》。
擔任2013級伯苓班專業導師,開展講座4場。
榮獲南開大學首屆捷成樹人獎教金(2015年)。
目前指導博士生4名,碩士生6名,本科生5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