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吳村

朱吳村

朱吳村位於海陽中部,地處東經121°05′,北緯36°54′,為朱吳鎮政府駐地。東與東朱吳村為鄰,西和龍灣泊村相連,北與后庄交界,南與瓮窯頭村、楊格莊接壤。 建縣之初,隸屬行村鄉朱吳社。1928年,改屬發城區。1932年,改屬第五區(駐發城)。1941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隸屬磊石區。1945年,隸屬榆山區。1951年,隸屬高山區(4區)朱吳鄉。1956年,隸屬朱吳鄉。1958年,隸屬朱吳人民公社。1966年,隸屬朱吳區。1968年,隸屬朱吳人民公社。1984年4月,隸屬朱吳鄉。2000年12月起,隸屬朱吳鎮。 煙鳳公路在村中通過。南距市政府駐地17公里,北至海陽火車站25公里。交通發達,客貨運輸十分方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8 km
  • 政府駐地:朱吳鎮政府駐地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組織建設,

基本概況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德浩、吳毓信從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建村,以兩姓命村名朱吳。洪武十一年(1378年),祝姓自萊陽遷居朱吳,後張姓、王姓等先後遷來居住。建村至今,村風文明淳樸,村民和睦相處,傳為佳話。
朱吳村
全村轄區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4.3公頃,山嵐240公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等,盛產蘋果、板栗、桃子、大櫻桃、銀杏等乾鮮水果及蔬菜。系朱吳鎮第一蔬菜基地。 2002年,全村有606戶,178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22‰。有王、張、祝、李、姜、叢、劉、欒、宋、辛、楊、包、修、孫、高、丁、陶、薛、徐、馮、於、趙、董、尹、任、陳、紀等27姓,除哈尼族1人外,全為漢族。王姓人口居多。

大事記

1917年本村王令恩捐糧500石,救濟饑民。
1941年3月26日國民黨海陽縣政府由本村西遷萊陽萬第,本村獲得解放。 同年11月7日八路軍第五支隊慶祝蘇聯十月革命節,在本村後廟舉行聲勢浩大集會,民眾紛紛參加。山東省第三軍區司令員王彬、政委王文等講話,晚上放映幻燈《井岡山》。翌日舉行了閱兵式。
1942年初本村成立抗日新政權,主要負責人姜元山。 同年7月1日膠東軍區成立大會在本村召開。會議宣布撤消八路軍第五支隊番號。 同年7月5日海陽縣抗日民主政府從本村遷往大薛家村。
1949年秋遭受颱風襲擊,造成嚴重損失。
1953年建立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社長包作君。
1956年秋建起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64年全村動員,南遷朱泉河河道1500米。
1965年7月國家撥給本大隊手扶拖拉機2台,成為全縣最早使用拖拉機的大隊之一。
1979年建起全公社最大的大口井--凌雲塘,占地2.7公頃。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5年中共煙臺市委書記杜世成,來村看望慰問烈軍屬、傷殘軍人、特困戶。
2000年春節前夕山東省副省長林書香,來村看望慰問烈屬、百歲老人王介臣。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90公斤,總產33.3萬公斤。1978年,畝產372公斤,總產91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528公斤,總產11 1.7萬公斤。20世紀90年代後,為增加農民收入,本村調整產業結構,農作物播種面積逐年減少。至2000年,建起蔬菜大棚81個,占地6.5公頃,收入52萬元。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660公斤,總產下降到86萬公斤。 改革開放以來,村“兩委”發動民眾在原有果業的基礎上,大力更新蘋果品種,發展紅富士、喬納金等新品種,擴大銀杏等高收入經濟林木栽植面積,推廣栽培優質葡萄品種。2000年,果園面積達到74.7公頃,果品總收入93萬元;有養殖大棚1 4個,占地1.1公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976萬元,其中農業606萬元,林業4萬元,畜牧養殖業280萬元,其它86萬元。
第二產業1910-1915年,王立科經營的福順德號、孫富有經營的順吉永號、祝崇九經營的洪泰昌號纊坊,相繼成立,共有資金7500元,纊65支,工人388名,均於19 38年停業。1930年,張京忠經營的新德網扣莊和王延香經營的同興和網扣莊成立,註冊資本1500元,從業人員19人,均於1941年停業。1979年,村集體建起麵粉廠,後相繼建起掛麵廠、木材加工廠、服裝廠、羊毛衫廠等。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達到 400人,收入200萬元。
第三產業1944年,建立第一個合作社(村社),從業人員5人。改革開放後,第三產業發展逐步加快。先後發展起農機車輛銷售店、電器維修部、理髮店、浴池、飯店、旅社、商店和電氣焊、客貨運輸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到150人,收入 749萬元,其中運輸業250萬元,商飲業477萬元,服務業22萬元。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3月,李廷春在崖南頭村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個共產黨員。同年10月,建立黨支部,張京智任黨支部書記,領導村民開展反奸、反霸、反特、代耕等工作,組織青壯年參軍、參戰、支前。1944年,曾獲得縣獎勵步槍1支。解放戰爭時期,兩次有130多人參加人民解放軍。1947年,全村有黨員29人。2002年,有黨小組8個,黨員87人。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張京智、姜太坤、祝振芳、叢豐學、姜明學、祝維華、劉啟晉、王壽山、王全軍。 1994年10月王全軍任黨支部書記以來,本村黨支部連續7年被評為海陽市(縣)先進黨支部。2001年6月,被評為煙臺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初,成立村公所,主要負責人姜元山。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姜元山、王成林、王立忠、王學廷、高豐才、宋永寬、叢豐學、修令芝、姜學軍、王壽山、王學滿、張維全、王全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