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修春,女,1970年1月出生,湖北鐘祥人,山東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修春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清史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教授課程,學術成果,主要代表作品,承擔科研項目,獲獎情況,
人物經歷
1993年9月至2000年6月,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專業,獲歷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
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清史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2003年7月至2006年1月,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後;
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高層次人才引進,先後任副教授、教授;
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北京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
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和浙江大學歷史系從事訪問學者和博士後研究工作;
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美國西密西根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
2011年11月起任山東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教授;
研究方向
清史、近現代史(思想文化史、社會史、區域與城市史 、地方史)
教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晚清民國政治文化史、近代區域與城市史研究、海外中國學研究文獻講讀、中華文明史;
研究生課程:近代區域、城市與地方史研究、歷史地理文獻研究、歷史地理學研究概論
學術成果
主要代表作品
1、專著《四書學史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2、譯著《清初揚州文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譯著《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1400-1900)》(上下冊90萬字)台灣稻鄉出版社2014年版;
4、編著《嚴復學術檔案》、《桐城派學術檔案》分別於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和2016年版;
5、《山海重光:嶗山道教與近代中國革命》載《張海鵬先生八十華誕紀念文集》(第一作者,與研究生何建華等合作)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
6、《簡論理學的傳承及地域化發展》,《宋史研究論叢》(第一作者,與研究生何建華合作)2018年第二十二輯;
7、《從“工具理性”到“價值理性”:論清代《四書》學中的學術轉向與道統傳承》,《哲學研究》2011年7期;
8、《在寺廟故事與城市生活之間》,《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4期;
9、《由舊入新——晚清民初教育嬗變的民間審視》,《社會科學戰線》2010年4期;
10、《外來和尚會念經——基於西式教育的本土化考量》,《社會科學戰線》2010年10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轉載);
11、《論清初四書學中的經世思想》,《清史研究》2005年1期(人大報刊資料複印轉載);
12、《清初學者四書中的經義及典籍考辨舉證》,《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1期;
13、《試論清中期四書學研究中的歷史特色》,《江漢論壇》2005年3期;
14、《試論戴震論“理”與“性”》,《論清初四書學者群體“格物致知”思想的特色與意義》,分別刊於《天府新論》2005年1期和2008年1期;
15、《近年來的王安石新學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00年2期;
承擔科研項目
1、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世安徽的歷史、文化與地方認同研究;
2、主持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資助項目:近代浙江官民關係研究;
3、主持國家清史編譯項目:《清初揚州文化》翻譯與研究;
4、主持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大研究項目:《近代中國的圖像:20世紀以來美國學者的近代中國詮釋趨向》;
5、主持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青年骨幹教師留學項目:美國學者區域與城市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6、主持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理學的傳承及地域化發展研究;
7、主持北京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項目:近世城市鄉村人文世情研究;
8、參加北京市重點規劃課題:《清實錄》北京史料整理研究;
9、主持浙江社科聯課題:國民政府時期中央教育行政變動研究;
10、主持山東大學人文自主創新項目:後期桐城派研究。
獲獎情況
獲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山東省高等院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