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維亞,阿拉伯文Zawiya的音譯,原意為“角落”。伊斯蘭教建築。最初指為在清真寺內靜修的人所特辟的住所,附屬於清真寺。後發展為獨立的小型建築,呈院落或小寺型,穆斯林在此禮拜、靜修,並組織宗教知識講授。亦稱“麥阿海德”(Ma’had,意為學院)或里巴特。後多由蘇非教團在城市和鄉村建立,作為蘇非派成員修道場所。通常包括有禮拜室、圓頂形的聖徒或隱修士陵墓、誦經堂、講經學校及休息室等。14世紀時盛行於馬格里布,其附屬經堂發展為宗教學校,建築群周圍形成一些村落。15—16世紀, 又是北非穆斯林抵抗西班牙基督教會壓迫的基地。埃及阿尤布王朝、馬木留克王朝和奧斯曼時期大量修建,一般設在城外,如阿布·蘇歐德、札希里、優努斯等著名札維亞。部分清真寺內的側廳也有此稱,用於講經說教,如埃及歐麥爾·本·阿斯寺內的“沙斐儀札維亞”以及愛資哈爾清真寺的“盲人札維亞”等。伊斯蘭教某些教團或神秘主義兄弟會組織也利用札維亞為政教合一的傳教據點,如賽努西教團的札維亞常為三處面積不同的房間,分別用於誦經修道、宣講教義與教法、供旅行者居住。其選地靠近水井,以利耕種和收穫,除北非和蘇丹外,該派在拜爾蓋(今利比亞境內)有38個札維亞,在的黎波里有18個,在埃及有2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