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圖

本量利圖

將成本、銷量、利潤的關係反映在直角坐標系中,即成為本量利圖,因其能清晰地顯示企業不盈利也不虧損時應達到的產銷量。用圖示表達本量利的相互關係,不僅形象直觀、一目了然,而且容易理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量利圖
  • 包括:成本、銷量、利潤
  • 評價:形象直觀、一目了然
  • 所屬:經濟學
基本本量利圖,邊際貢獻式,評價,

基本本量利圖

圖1是根據有關數據繪製的基本的本量利圖。
(1)基本的本量利圖繪製步驟
本量利圖
1、選定直角坐標系,以橫軸表示銷售數量,縱軸表示成本和銷售收入的金額。
2、在縱軸上找出固定成本數值,以此點(0,固定成本值)為起點,繪製一條與橫軸平行的固定成本線F。
3、以點(0,固定成本值)為起點,以單位變動成本為斜率,繪製變動成本線V。
4、以坐標原點0(0,0)為起點,以單價為斜率,繪製銷售收入線S。
(2)基本的本量利圖表達的意義
1、固定成本線與橫軸之間的距離為固定成本值,它不因產量增減而變動。
2、變動成本線與固定成本線之間的距離為變動成本,它隨產量而成正比例變化。
3、變動成本線與橫軸之間的距離為總成本,它是固定成本變動成本之和。
4、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P),是盈虧臨界點。它在橫軸上對應的銷售量是250件,表明企業在此銷售量總收入總成本相等,既沒有利潤,也不發生虧損。在此基礎上,增加銷售量銷售收入超過總成本,S和V的距離為利潤值,形成利潤區;反之,形成虧損區。
本量利圖
圖1中的銷售量(橫軸)不僅可以使用實物量,也可以使用金額來表示,其編制方法與上面介紹的大體相同。通常,這種圖畫成正方形,見圖2。
在繪製時,銷售收入線S為從原點出發的對角線,其斜率為1;變動成本線V從點(0,固定成本值)出發,剩餘為變動成本率。這種圖不僅用於單一產品,還可用於多種產品的情況,只不過需要計算加權平均的變動成本率

邊際貢獻式

本量利圖
這種圖繪製的特點,是先畫變動成本線V,然後在此基礎上以點(0,固定成本值)為起點畫一條與變動成本線V平行的總成本線T。其他部分,繪製方法與基本的本量利圖相同。
這種圖的主要優點是可以表示邊際貢獻的數值。企業的銷售收入S隨銷售量成正比例增長。這些銷售收入首先用於彌補產品自身的變動成本,剩餘的是邊際貢獻即SOV圍成的區域。邊際貢獻隨銷量增加而擴大,當其達到固定成本值時(到達P點),企業處於盈虧臨界狀態;當邊際貢獻超過固定成本後,企業進入盈利狀態。

評價

儘管本量利分析是一種簡便、有效的管理工具,但由於本量利分析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設基礎之上的,所以其套用勢必有一定的局限性。
1.對總成本,尤其是半變動成本的劃分不是很準確。
2.在實際經濟活動中,隨著產銷量突破一定的範圍,固定成本會呈階梯狀變化,而變動成本往往受經營規模和生產率的影響,呈曲線變化。在較長的時間範圍內,生產要素價格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不變,所以總成本銷售收入不會總是呈線性變化關係。
3.影響企業成本和收入的因素不只是產銷量,還有勞動生產率、市場情況等其他因素。
4.不論企業實現預測、計畫的多好,實際的產量與銷量完全相同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
5.產品的銷售價格經常處於變動之中。對多品種生產企業來說,產品結構的變動,也會影響本量利分析的套用。
因此,本量利分析對於企業的管理者來說,只能用於短期的計畫與決策,其分析結果也不是十分精確,只能作為決策的參考依據,不能代替管理者的判斷與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