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輯要》是清代林玉友編著的一部本草類中醫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本草輯要
- 作者:林玉友
- 創作年代:清代
- 類別:本草類中醫著作
《本草輯要》是清代林玉友編著的一部本草類中醫著作。
《本草輯要》是清代林玉友編著的一部本草類中醫著作。內容簡介卷一為自序及藥性總義;卷二至卷六載藥六百餘種,按水、火、土、金、山草等分為二十三部。出版信息該書刊於清道光十一年(1831)。...
《本輯要》是2015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本草輯要》為清·林玉友輯。全書六卷,首論藥性總義,按《本草綱》分為32部,收載藥物選擇臨床常用藥物:對其種。每種藥物,對其性昧、歸經、功效、主治、製法、禁忌等,均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本次整理以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藏道光十一年(1831...
《本草傷寒輯要合編卷》是清代林玉友撰著的一部綜合性中醫著作,成書於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內容簡介 匯刻本草、傷寒、診法、運氣、醫案等內容。《本草輯要》六卷,主要輯前賢各類本草,凡藥性切於病情者靡不兼收。《傷寒輯要》十六卷,包括藏象、脈息闡微、《內經》脈法、仲景脈法、運氣要略、仲景傷寒類論...
本草經疏輯要是藥學著作。書帶草堂刊於1809年(清嘉慶十四年)。《本草經疏輯要》八卷。清·吳世鎧撰。吳世凱,字懷祖,海虞(今江蘇常熟)人。本書系將明繆仲醇《神農本草經疏》擷其精要,並作了適當的調整和增補而成。卷一為治療序例,總論病理與用藥宜忌之法甚詳;卷二石、金、土、水部,卷三、卷四...
《套用本草分類輯要》是近代華實孚編著的一部本草類中醫著作,全一冊,刊於1946年。內容簡介 全書載藥一千五百餘種,分為滋補強壯藥(行氣、補血、強心、健胃、補腎固精壯陽藥)、解毒消腫藥、鎮痛鎮靜安眠藥、理氣藥(宣肺氣、疏胃腸氣藥)、理血藥、引吐藥、止吐藥、消化藥、瀉下藥、止瀉藥、驅蟲藥、緩和藥、...
本草擇方輯要 《本草擇方輯要》是近代佚名編寫的一本本草類中醫文獻,成書於1927年。內容簡介 記載常用中藥的別名、形態、歸經、性味、適應證、配伍套用及文獻摘錄等內容。
《本草備要》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汪昂創作的古代中醫藥學著作。共八卷。本書可視為臨床藥物手冊,亦為醫學門徑書。 主要取材於《本草綱目》和《神農本草經疏》。卷首為藥性總義,統論藥物性味,歸經及炮製大要:卷一草部藥191種,卷二木部藥83種,卷三果部藥31種,卷四谷菜部藥40種,卷五金石水木部藥...
觸類蔓延,將因四民月令而及算術、天文,因田家五行而及風角、鳥占,因《救荒本草》而及《素問》、《靈樞》乎?今逐類汰除,惟存本業,用首詔天下崇本抑末,於是頒《農桑輯要》之書於民,均與王磐所言合。惟至元七年至十年不足五六年之數,磐蓋據建議設官之始約略言之耳。焦竑《國史經籍志》、錢曾《...
《本經疏輯要》是2015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本草經疏輯要》為清代吳世鎧所纂。吳世鎧,字懷祖,海虞(今江蘇常熟)人。《本草經疏輯要》共十卷。卷一為治病序例;卷二到卷八分為石金土水、草、木、人獸畜、禽蟲介魚、果殼葉六部分,共載藥427味,每藥多先錄《神農本草經》原...
《本草三家合注》,別名《神農本草經三家注》等,是一部藥學著作。藥學著作。又名《神農本草經三家注》、《本草三注》。六卷。清·郭汝聰集注。刊於1803年。本書系將張志聰《本草崇原》、葉桂(一作姚球)《本草經輯要》及陳念祖《本草經讀》三書的注釋予以合編。內容雖無新的補充,卻有較大影響。現存...
《藥性輯要》是近代丁甘仁編的一本本草類中醫文獻,刊印於1917年,為上海中醫專門學校教材之一。內容簡介 續補一卷。書前有《藥性總義》。正編以《本草通玄》為藍本,收藥三百六十六種,附藥五十八種,分革、木、果、谷、菜、金石、土、人、獸、禽、蟲魚等部。每藥以驕文概述性味、歸經、功用、主治、毒性...
輯復《本草經集注》經過 輯複本提要 重輯本序 輯校說明 《雷公炮炙論》《雷公炮炙論》考 輯復《雷公炮炙論》提要 輯復前言 輯校說明 Ⅱ 唐代本草要籍考 《藥性論》《藥性論》考 輯復《藥性論》提要 輯複本序言 輯復說明 《新修本草》關於《新修本草》輯復《新修本草》提要 范行準序 輯複本序 輯...
中國醫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幾部本草類著作,如《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都是基於《本草經》發展起來的。 《本草三家合注》,清·郭汝聰輯,6卷,刊於公元1803年。本書系將張志聰《本草崇原》、葉桂《本草經輯要》及陳念祖《本草經讀》三書注釋予以合編,對深入學習研究...
《本草溯源——麻黃桂枝肉桂套用輯要》是2020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成文。該書講述了桂枝和麻黃的在名家古籍中關於本草論述,臨床套用,醫案,藥性分析等內容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2000年來300餘部本草著作中有關麻黃、桂枝、肉桂的全部論述,內容涵蓋本草藥名、別名、來源、產地、道地藥材、種植/...
汗吐下類方、和寒溫類方、類傷寒類論、合併病及差後諸復陰陽易類論、汗吐下類論,卷十四、卷十五載後賢傷寒類論,卷十六載後賢傷寒類方與陶弘景《名醫別錄》合藥分劑法則。卷末附《寸耕堂醫案》。版本信息 現存版本有乾隆五十八年刻本、道光十七年(1831)寸經堂刻本、抄本,並見於《本草傷寒輯要合編》。
《救荒輯要初稿》是近代朱軾編著的一部本草類中醫著作,刊於1922年。內容簡介 為救荒專輯。首載《廣惠編》上下卷,匯集歷代各家關於救荒的論述及官方賑災事例。次為南海勞潼撰《救荒備覽》四卷:卷一錄王汝南賑恤纂要;卷二至卷三摘錄蔣伊臣鑒錄在官事實六十條、士庶事實二十八條、格言二十五條;卷四錄魏禧救荒...
《履巉岩本草》是南宋時期的一部地方性本草書。 宋·王介繪撰於嘉定庚辰(公元1220年)。 長期以來,較少流傳,現存明抄彩繪本,藏於北京圖書館。該書收錄了許多草藥,多數藥圖彩繪精良,對了解南宋時杭州一帶民間用藥的發展情況及本草考證等方面都有其重要意義。 書分三卷。收藥206種,不分部類。每藥一圖,...
明代醫家。江西新昌縣(今江西省宜豐縣)人。先習儒,後改攻醫,精究《內經》及金元諸大家之學,頗有心得,治病不計報酬,臨證每獲奇效。著有《醫案心法》、《本草輯要》、《傷寒指掌詳解》及《脈訣刪補》等書,均未見刊行。簡介 邢增捷,明代醫家 個人經歷 邢增捷,清代冠帶醫官。字文達、號杏春,今...
十五、春傷於風夏生飧泄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十六、六氣調治論 十七、用針略例 卷五本草輯要 一、本草綱領論 二、藥性形名論 三、本經輯要及諸家藥治要義 卷六食療 食物常識 附錄常見病簡易治療 一、四時外感伏氣病機 二、臟腑內傷病 三、五官九竅病 四、婦人小兒病 《醫學探源》書後(初版)
《醫藥雜論》是清代邱茂榮編的一本臨證綜合類中醫著作,約成書於清末,不分卷。內容簡介 該書首論血證、傷寒證名要領賦、傷寒診脈要略、傷寒論、論水火、相火龍雷論、陰虛發熱論及內科病證;次載本草輯要,並分列東垣脈訣、傷寒證治要法、婦人加問十五條、《傷寒活人指掌》補遺經驗良方、服藥忌食、標本病、...
中國小時,除涉獵《四書》、《史記》、《古文觀止》等書外,還熟讀了《本草備要》、《藥性賦》、《湯頭歌訣》、《醫學心悟》等醫書,這對他以後醫學深造,奠定了基礎。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侵略軍將戰火燒到浙江,何任一家避難到浙東縉雲鄉間。1937年7月他考取上海新中國醫學院二年級插班生。當時的醫學院設備簡陋...
《本草輯要》:“香附一味末服,名獨勝丸,治癰疽由郁怒得者。如瘡初作,以此代茶,潰後亦直服之。大凡瘡疽喜服香藥,行氣通血,最忌臭穢不潔觸之,毒必引蔓。”《覆載萬安方》:“獨勝丸治鬼瘧。上桃仁一枚,和皮尖雙仁者,擘作二片,一片內書奉敕斬鬼.一片內書奉敕殺鬼,卻合作一枚,以線系...
種藥疏 《種藥疏》是明·俞宗本(宇立庵)輯著的一部本草類中醫著作,一卷。約成書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後輯入《居家必備》叢書。內容簡介 據王毓瑚考證,其內容抄自《農桑輯要》而略有刪節(《中國農學書錄》)。版本信息 現存《水邊林下》本,藏於北京圖書館。
寸耕堂醫案 《寸耕堂醫案》是清代林玉友(字渠清)撰寫的一部醫案醫話類中醫著作,成書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內容簡介 全書共收錄林氏所治驗案一百另六則,其述證較為簡約,所列方藥亦均無劑量。版本信息 現存版本見清道光11年1831刻《本草傷寒輯要合編》(寸耕堂藏版)。
《痘疹良方》、《醫碥》。作者長期行醫粵東,大多根據南方地勢、環境,結合患者體質、病症的特點處方用藥,其中《追癆仙方》系據所謂宋刻本輯錄,對癆瘵病因與治法包含一些臆測的內容。現存1918年石印本。②清·黃花館輯。計有《奇經八脈考》、《脈訣考證》、《瀕湖脈學》、《本草備要》、《醫方集解》五種。
16.本草經疏輯要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7.皇漢醫學精華叢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8.養生名著選讀人民衛生出版社(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19.傷寒論輯義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齊魯醫學與文化科學出版社 主要論文 1.論成無己注釋傷寒論的特點與方法 中醫文獻雜誌 2.家“致中和”思想與中醫穩態理論 中國中醫...
在歷史上,中國現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農本草經》,就是按藥物毒性和用藥目的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本草經集注》按藥物自然屬性分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6類,每類又各分為上、中、下三品;《本草綱目》將藥物分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蟲、鱗、介、禽、獸...
古農書是本館農業古籍資源的主題和核心部分,本館收藏《齊民要術》、《二如亭群芳譜》、《月令輯要》、《農政全書》、《農桑輯要》、《馬牛駝經》、《蠶桑萃編》、《本草綱目》、《茶經》和《御製耕織圖》等重要的農業遺產多個朝代的版本。方誌也是本館特藏古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收藏的方誌重點包括河南省...
“各論”的主要學術價值有六:一是參閱古代本草學家之注本,精心研究經方用藥之方法與規律;二是通過經方用藥法律的研究,揭示某些中藥被忽視之專長與方藥配伍之技巧;三是《經方用藥法律》之研究成果,可彌補當前《中藥學》講義的某些不足;四是每味藥之前別具一格的“輯要”;五是每味藥氣味之後括弧內的“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