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約言

《本草約言》,本草著作,4卷,明·薛己撰於16世紀初。書取簡約,故名。本書由《藥性本草》和《食物本草》兩書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草約言》
  • 作者:薛己
  • 成書年代:明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書評、序言,章節目錄,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薛己在《本草約言》自序中說:“餘生也晚,幸秘笈無不發之藏,故余得游息其間,積有年所。時就本草中,輯其日用不可缺者,分為二種,且別以類志約也。”

流傳版本

現存明刊本及日本萬治三年(1660年)刊本。

作者簡介

薛己,字新甫,號立齋,明代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約生活於公元1486~1558年。薛己幼承家學,得父薛鎧之傳。早年即以外科聞名,後通擅各科,在學術上能旁通諸家。正德年間,選為御醫,擢太醫院判。嘉靖初,為太醫院使,後因事告歸。當時醫界承元代遺風,重視降火,有的醫者動輒恣用寒涼之劑克伐生氣,對此流弊,薛己提出責疑:“世以脾虛誤為腎虛,輒用黃柏、知母之類,反傷胃中生氣,害人多矣。”於是援引經旨,致力著述,潛心研究,立一家之言,重視甘溫以升發脾胃之陽氣,臨證注重脾與腎、命之辨證,治療用藥以溫補著稱,對後世醫家之溫養理虛,頗多啟發。著有《內科摘要》《外科發揮》《外科樞要》《外科心法》等。

書評、序言

夫人憑車而歷坦道,登舟而泛安瀾,情與境俱適。逮至臨大行,孟門、瞿塘、灩澦則靡不惕然驚而又幅脫焉,轡委焉,櫓折而帆破焉,則其呼號必倍。而垂援也必力,何也?安危異也。故古先聖人,惟稷教稼,惟契明倫,而神農氏獨於洪荒已前,舉凡若草、若木、若蟲魚玉石之類,無不備嘗而昭示之,寧舍教養而為此不急之務哉,誠曠觀天下業已茹毛飲血,老死不相往來,一切經綸徐聽之,異日而獨是風者、寒者、暑者、濕者,與夫喜、怒、憂、思、悲、驚、恐者,氓之蚩蚩,何所不有,須臾之間,生死判焉,面得不力為垂援,其如此呼號望救者,何哉?故醫之道倍急於教養,而功亦與稷契等。昔人稱山中相業,良不誣也。自是陶弘景而後,增補非一,有所謂唐本,蜀本計一十六家,而言亦彌廣。餘生也晚,幸秘笈無不發之藏,故余得游息其間,積有年所,時就本草中輯其日用不可缺者分為二種,且別以類志,約也。韋編幾絕,丹黃斑駁不復識,因思神農生人之澤,昭垂萬祀,而全本浩汗難竟,則斯帙也,其徑捷,其功逸,其神不勞,寓目之餘,條分縷指,無不備具。所謂開卷一讀,生氣滿堂者,其在斯乎,因命曰《約言》。公之海內,庶几案頭篋際可披可攜,一切苦卷帙之繁者,不至塵封簡蠹矣乎。嗣是求之《素問》、《靈樞》諸書,不可謂非登高行遠之助雲,不然嶮巇在前,風波在後,而棄爾,輔舍爾,楫將車被康莊,舟橫野渡矣。冀其終逾絕險,轉危為安也,有是理哉。今天下司農、司鐸,蓋不乏人,而神農一任,所系尤急,則翼斯人於不死,而因以仰贊稷契之功,端在是矣。毋曰非博觀也,而忽之。
古吳薛己立齋甫題

章節目錄

卷之一
草部一百三十四種
卷之二
木部五十六種
果部一十八種
菜部一十二種
米谷部八種
金石部二十五種
人部五種
禽獸部一十二種
蟲魚部一十四種
卷之三
水部三十五種
谷部三十五種
菜部八十七種
果部五十七種
卷之四
禽部三十五種
獸部三十八種
魚部六十種
味部二十三種

內容簡介

《本草約言》4卷,卷一、卷二為“藥性本草”,卷三、卷四為“食物本草”。《藥性本草》2卷,分草部(134種)、木部(57種)、果部(18種)、萊部(13種)、米谷部(8種)、金石部(26種)、人部(6種)、禽獸部(12種)、蟲魚部(14種)等9部,共收藥287種。卷首列“醫學啟源”“藥性要旨”“髒氣法時補瀉法”“各經引用”“五味所用”“用藥各定分兩”“藥性生熟用法”“藥用根梢法”等8個短論,簡要介紹藥物歸經、氣味藥性、升降沉浮、君臣佐使及藥物基本炮製作用等中藥基礎知識。此後按部屬分類,各藥先列氣味、陰陽、升降、歸經、功效主治、炮炙方法及臨床配伍使用等,有時也進行一些品種產地、採集時間等方面的討論。次引前賢對於此藥的論述,有時也加以一些按語,發表薛立齋本人的用藥經驗體會。總之,此書主要討論藥性、用藥法及藥物炮炙。《食物本草》亦2卷,分水部(34種)、谷部(35種)、菜部(87種)、果部(57種)、禽部(56種)、獸部(38種)、魚部(58種)、味部(23種)等8部,共載品物385種,多為日常食品。各物品均先注出性味功效,次引前人的論述,偶爾記載此物的形態、產地及優劣選擇。如“井水”條指出:“凡井水有遠從地脈來者為上,有從近處江河中滲來者欠佳。又城市人家稠密,溝渠污水雜入井中成鹼,用須煎滾,停頓一時,候鹼下墜,取上面清水用之,否則氣味俱惡。”“粳米”條也指出此米有早、中、晚三熟,而以白晚米為第一。書中還記載落花生的形態為:“藤蔓莖葉似扁豆,開花落地,一花就地結一果,大如桃。深秋取食之,味甘美異常,人所稱羨。”(《卷三·果部·落花生》)

影響評價

《本草約言》後2卷收錄大多為日常食品,且文字簡煉,相當實用,流傳頗廣。原題明·盧和撰《食物本草》、明·汪穎撰《食物本草》、明·吳祿《食品集》、明·佚名氏撰《食物本草》均系此書的或節略、或補輯、或小作改動的託名之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