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二十四品

《本草二十四品》,本草著作,24卷。清代陸懋修(九芝)撰於19世紀後半葉。本書介紹常用藥297味。於目錄藥名之下即簡注用量、性味、煎法、製法等。諸藥按消散風寒、辟除溫暑等功效分成24卷。各藥以大字書其主要功效,次注性味歸經、主治禁忌,簡明扼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草二十四品》
  • 作者:陸懋修(九芝)
  • 成書年代:19世紀後半葉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校注、整理,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本草二十四品》成書於清末,是時溫病學術體系己經形成,在江浙一代影響巨大。某些“時醫”不重視繼承發掘前人治病之經驗,動輒曰“時有古今之異,古方不治今病”,一遇溫熱病,無不力辟傷寒方;用藥方而,“所習用者皆唐宋以後之本草,其於主治兼治不無混淆,於是藥之性味每每寖失。今人又恆棄其主治之功而輒用其兼治之性,故治症罔效,乃不自責差謬,反誣藥有今古之分。”
陸懋修不滿這種盲目蔑古、輕忽繼承的風氣。其深研經典,用仲景方治病每獲奇效,認為“倘能於仲景《傷寒》《金匱》中考其立方之義,而完其用藥之確,則神農遺意似不難因此而上溯矣。”

流傳版本

《本草二十四品》成書後從未刊刻,僅以抄本流傳。現存清宣統二年庚戌(1910)馮汝玖抄本、1931年馮汝玖重抄校補本、1951年抄本等,其中《中國本草全書》第150卷收有1931年馮汝玖重抄本的影印本。

校注、整理

1910年,陸懋修之子陸潤庠將該書交予馮汝玖,讓馮氏校正後出版,馮汝玖詳讀該書後認為“其主治分經,精詳賅備,詢為世之善本……惟藥味中之論說亦間有未全處”,故其“不敢遽付梓人,因手抄一部以作枕中珍秘”,此即清宣統二年庚戌馮汝玖抄本,其封面題:“陸九芝先生手抄本,叔瑩馮汝玖重錄”。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被推翻,結束封建帝制,社會處於巨大的變革時期,政局不穩,社會動盪。馮汝玖“忽忽二十餘年,奔走謀食,無暇伏案”。至1931年,馮氏不忍《本草二十四品》埋沒,重抄並且校補了該書,此即辛未年馮汝玖重抄校補本。馮氏的校補多達75處,使本書得以完善。藥物功效及主治是本草著作中必備的內容,惜原書中有近20種本草記載缺功效或主治。如枳椇子、鶴虱未記載功效,茅根、蘇木、馬兜鈴等藥物未記載主治,馮氏均補之。馮氏還對書中明顯錯誤進行校正,如杏仁“便閉者忌”校正為“便泄者忌”。對校補及存疑之處,馮氏於書末撰寫了詳細的校記加以說明。馮汝玖在重抄本後記中雲:“今歲發奮重抄,凡有錯誤及遺漏處,悉為校補,將來或遇機緣,得以刊行,似可有裨於後學,亦不負九芝先生之苦心也。”辛未汝玖重抄本卷首題“元和陸懋修九芝著,桐鄉馮水叔瑩校補”。
1951年,幻盧先生(見辛卯抄本後記,具體不詳)重抄了1931年馮氏校補之後的《本草二十四品》,是為辛卯抄本。該本未對作者進行考證,其卷首作者署名皆同辛未年馮汝玖重抄校補本。

作者簡介

陸懋修,又名勉旃,字九芝,號江左下工,又號林屋山人。生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卒於清光緒年間(1886年),江蘇元和縣人(今江蘇蘇州境內),為清代著名醫學家。陸懋修早年習儒,有文學才氣。因科舉失敗,遂棄儒而專力於醫學,以醫名於世。陸懋修著述良多,至老不倦,傳世者有《世補齋醫書》(包括《文集》《不謝方》《傷寒論陽明病釋》《仲景方匯錄》《內經運氣病釋》《內經運氣表》《內經難字音義》);又有《嶺上白雲集》12卷及《隨筆所到》《醫林瑣語》《金鑒方論》《不謝方》《水飲活法》《世補齋雜綴》等單行本,均存。經陸氏校刊之醫著,有《重訂傅青主女科》《重訂戴北山廣溫熱論》《重訂綺石理虛元鑒》《校正王朴莊傷寒論注》。此外,還有對葉天士、吳鞠通之溫病學說進行激烈的抨擊、駁斥的論文,如《論葉天士臨證指南傷寒門方》《論臨證指南溫熱門席姓七案》《合論顧景文溫證論治、吳鞠通溫病條辨》《再論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十二字》《再論胃病有神昏肺病無神昏之理》《論章虛谷外感溫熱》等。

內容簡介

《本草二十四品》共24卷,將297味常用中藥按主要功效分為24類,即消散風寒、辟除溫暑、存陰復陽、分經解表、撤熱清中、逐寒和里、理氣導滯、活血消瘀、化食殺蟲、導痰行水、潤燥泄閉、除濕通淋、斂汗澀精、截瘧止痢、軟堅開痞、滌熱退蒸、透疹化斑、安神定志、熄風蠲痛、健骨強筋、氣血並補、陰陽兩調、聰耳明目、消癰斂痔。每味藥下首列藥性,次記主要功效,再集中論述主治套用,末尾指出用藥禁忌。
作者精搜博採,匯集前賢卓識。所援引的內容或為理論上的獨到卓識,或為臨床上的寶貴經驗。如在“元參”條下言:“本草言其入腎,而不知其尤入肺臟,主治補腎氣,除陰中氣分游火。清三焦氣,散游風,治上焦空中氤氳之氣、無根之火為聖藥,又補腎中氤氳之氣,降陰火奔騰”。“黃連”條下介紹:“丹溪治食積丸首用黃連,以吳茱萸制連而治左,以益智仁制連而治右。五臟以我所生者為用,心之用病,莫先於中土,而黃連治熱之郁而化濕者,亦莫先於中土,正對待以奏功也。”“地龍”條下記載:“蘇頌曰氣必須用之為使。”
本書與臨床相關處細緻入微,如藥物劑量多標明最小至最大用量;細述藥物因產地、品種、炮製不同而具有的不同功效;注意從臨床實踐總結經驗,不拘泥於古人定論和世俗通說。如“煨生薑”條下記載:“用生薑懼其散,用乾薑懼其燥,惟此略不燥散。凡和中止嘔,及與大棗並用,取其行脾胃之津液而和營衛也”。當歸條下記載:“酒炒上行,酸(醋)炒下行”。延胡索條下記載:“酒炒行血,醋炒止血。”附子條下雲:“氣虛者四君,血虛者四物,虛甚者俱宜加熟附。古方用為少陰嚮導,後世誤為風藥、補藥,殺人多矣。用附子以補火須防涸水,陰虛之人久服補陽之藥則虛陽益熾,真陰愈耗,精血日拮,而氣無所附,遂致不救者多矣。”其雖將各藥物按主要功效分為24類,但並不以此為止,常對每類中的藥物進行詳細比較,如消散風寒藥物均可消散風寒,但川芎“乃血中之氣藥……上行頭面,下行血海,行氣搜風,專補風虛”;白芷“性溫氣厚,芳香上達……驅頭麵皮肉之風,除皮膚燥癢之痹,祛肺胃大腸三經風熱濕熱之症”;荊芥“為風病血病之聖藥”,但“今人但遇風症概用荊防,此流氣散之相沿耳,不知惟風在皮里膜外者宜之,若風入骨肉須防風,不能混”。

影響評價

本書以鮮明見解及豐富經驗見長,反映了陸懋修的學術思想,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