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地區地質認識實習教程

本溪地區地質認識實習教程

基本介紹

  • 書名:本溪地區地質認識實習教程
  • 出版社: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103頁
  • 開本:16
  • 作者:曹成潤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8186522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曹成潤編著的《本溪地區地質認識實習教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地球科學相關專業學生在學習地球科學導論或普通地質學等專業基礎課程之後進行的野外地質認識實習的教學參考書,書中介紹了本溪地區地理概況、岩石、地層、構造、區域地質發展史、礦產資源以及15條主要地質觀測路線。此外,簡要介紹了野外地質觀測及描述方法、地質羅盤的使用、地形圖及其使用、地質實習報告的編寫要求與內容、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原理與使用。

目錄

第一章 本溪地區地理概況
第一節 地理位置及交通
第二節 人文地理
第三節 自然地理
第四節 自然資源
第二章 地層層序及特徵
第一節 前寒武系(Ar2一Pt3)
第二節 下古生界(Pz1)
第三節 上古生界(Pz2)
第四節 中生界(Mz)
第五節 新生界(Q)
第三章 變質岩與岩漿岩
第一節 前寒武紀變質岩
第二節 海西期侵入岩類
第三節 印支期侵入岩類
第四節燕山期侵入岩
第五節 中生代噴出岩
第四章 地質構造
第一節 岩層產狀及接觸關係
第二節 褶皺構造
第三節 斷裂構造
第五章 地質發展簡史
第一節 前寒武紀
第二節古生代
第三節 中、新生代
第六章 礦產資源
第一節 煤炭
第二節 鋁土礦
第三節 白雲岩礦
第四節 石灰岩礦
第五節 石英礦
第六節 鐵礦
第七章 主要地質觀測路線
路線一:野外地質工作方法訓練路線(鄭家紅石砬子)
路線二:高官—偏嶺中新太古界岩石、地層路線
路線三:下馬塘一連山關古元古界岩石、地層、構造路線
路線四:千金嶺新元古界岩石、地層、構造路線
路線五:彩北大嶺一火連寨早古生代地層、岩石路線
路線六:白石砬子早古生代地層、岩石、構造路線
路線七:牛毛嶺晚古生代地層路線
路線八:小市一田師付中生代地層、岩石路線
路線九:大明山中生代地層、構造路線
路線十:滴水洞—平頂山構造、岩性路線
路線十一:磨石峪一陳英構造、岩性路線
路線十二:馮家堡子一釣魚台構造、岩性路線
路線十三:同江峪博物館路線
路線十四:小市一廟後山構造、古人類路線
路線十五:火連寨一窯子峪岩性、構造路線
第八章 野外地質觀測與描述方法
第一節 露頭的觀測與描述
第二節 常見礦物的肉眼鑑別
第三節 岩石的野外觀察與描述
第四節 岩層產狀與厚度的測量
第五節 地層接觸關係和地質構造的觀測
第九章 地質實習報告的編寫
第一節 地質實習報告的編寫要求
第二節 地質實習報告的內容
附錄l 地質羅盤的使用
附錄ll 地形圖及其使用
附錄Ⅲ 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原理與使用
附錄lV 常用地質圖圖例與符號
附錄V 化石圖版及其說明
附錄VI 實習地區地質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