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植物學史,自然雜交種,
形態特徵
本斯通豬籠草為藤本植物。莖可長達5m,寬至0.6cm,呈圓柱形。節間距可達15cm。
葉片革質,無柄至亞葉柄。葉片通常為寬線性至披針形,也可能略呈匙形。其基部包住莖部,脊寬大並下延。葉片可長達60cm,寬至9cm。葉片末端為圓尖至急尖。籠蔓兩側的葉片邊緣通常不等長,可有3mm的差距。在中脈的兩側有3~5條縱脈。羽狀脈大多模糊。籠蔓可長達60cm。
下位籠可高達20cm,寬至5cm。其下半部為卵形,上半部為圓柱形,中部有籠肩。下位籠的前部有一對翼,可寬達4mm。籠口為圓形,傾斜。唇可寬達6mm,具有小型的唇齒。籠蓋為卵形,無附屬物。具有籠蓋骨。籠蓋基部的後方具有一根不分叉或分叉的籠蔓尾,可長達12mm。
上位籠較小,大部分結構類似於下位籠。可高達20cm,寬至3cm。下部為漏斗形,中部為窄卵形,上部為圓柱形。唇缺乏唇齒。籠蓋較窄,末端鈍尖。籠蔓尾不分叉,較小型,僅可長達5mm。
本斯通豬籠草的花序為總狀花序。花梗可達20cm,花軸可達30cm。最末端的次級花梗帶一朵花,偶爾既有披針形的苞片(長達可達1.5cm)。後部朵花產生於次級花梗或帶兩朵花的分支花梗上,苞片缺失。萼片為卵形,長約4mm。雄花序花朵數量約為雌性的兩倍。本斯通豬籠草是豬籠草屬中少數可以在一條莖上產生多個花序的豬籠草。在莖頂部節點通常可發出2~3條花序。這種不同尋常的生殖習性也出現於其他豬籠草身上,如蘋果豬籠草(N. ampullaria)、硬葉豬籠草(N. rigidifolia)和血紅豬籠草(N. sanguinea),但更為罕見。
莖部和葉片披被著稀疏的白色毛被。在葉片的邊緣具有紅褐色的分叉短毛被。捕蟲籠的外表面覆蓋著稀疏紅色的分叉短毛被。同樣的毛被還更密集的出現於籠蓋的邊緣和捕蟲籠唇的下方。發育中的花序周身布滿有白色或紅色的短毛被。
本斯通豬籠草的莖和葉片具很厚的蠟質角質層,其使得葉片和捕蟲籠具有藍白色的光澤。整個花序密布蠟質。
生長環境
本斯通豬籠草陸生於開闊的次生植被中,其可受到陽光的直射。在巴卡爾山頂峰附近有大量的分布。其海拔分布範圍尚未清楚,但已確定其存在於海拔450~600m的地區。
分布範圍
本斯通豬籠草是西馬來西亞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其分布於丁加奴北部和吉蘭丹州(Kelantan)的低地山丘的頂部。雖然其被採集於彭亨和塔曼尼加拉國家公園(Taman Negara National Park),但其分布範圍可能更為廣泛。
雖然其分布範圍還不確定,但本斯通豬籠草在野外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是較為安全的。其模式產地處於保護區域內,並且該物種的外觀並不惹眼,因此遭受到過度採集威脅的可能性較小。
植物學史
馬修·傑布(Matthew Jebb)和馬丁·奇克(MartinCheek)在其1997年發表的專著《豬籠草(豬籠草科)的框架性修訂》中,將採集自吉蘭丹州(Kelantan)馬樟(Machang)附近的巴卡爾山(Bukit Bakar)的豬籠草種群歸入了血紅豬籠草(N. sanguinea)。編號為“Stone & Chin 1523”的標本存放於吉隆坡(Kuala Lumpur)附近的馬來西亞國民大學(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編號為“Shah & Shukor 3168”的標本存放於甲洞(Kepong)的馬來西森林研究院(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laysia)。他們注意到這個種群表現出不尋常的形態特徵,如下延的大型葉片,葉片基部有葉柄。這表明它可能是一個尚未描述的種群。
實地研究證實,這個種群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物種。1999年,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對本斯通豬籠草進行了描述。1998年7月24日,查爾斯·克拉克在吉蘭丹州的巴卡爾山海拔450~550m的地區採集了編號為“Clarke s.n.”本斯通豬籠草的模式標本。此標本存放於甲洞的馬來西森林研究院。其同型標本還存放於茂物植物園(Bogor Botanical Gardens)、英國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荷蘭國家植物標本館(National Herbarium of the Netherlands)、山打根(Sandakan)林業部和新加坡植物園(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
“Ridley 16097”標本
儘管本斯通豬籠草在二十世紀末才被描述,但於1911年7月,亨利·尼古拉斯·里德利(Henry Nicholas Ridley)就首次在彭亨(pahang)的大漢山(Mount Tahan)採集到了本斯通豬籠草。這個編號為“Ridley 16097”的標本帶雌性花序,存放於新加坡植物園。
B·H·丹瑟在其開創性著作《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豬籠草科植物(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中,將“Ridley 16097”歸入了翼狀豬籠草(N. alata)中。但典型的翼狀豬籠草並不存在於婆羅洲,因此這個種群成為了唯一出現於西馬來西亞的翼狀豬籠草個體。為了合理的解釋這個問題,丹瑟還將蘇門答臘島的真穗豬籠草(N. eustachya)歸入了翼狀豬籠草,這就可以很容易的解釋為什麼其會出現於西馬來西亞。
1990年,魯思·裘(Ruth Kiew)將其歸入瘦小豬籠草(N. gracillima),並解釋了為什麼翼狀豬籠草明顯不存在於西馬來西亞:
“為什麼自1911年後幾次對於大漢山的植物考察都沒有再次採集到這個物種呢?答案很簡單,里德利的標本(16097)實為瘦小豬籠草。布蘭科翼狀豬籠草(N. alata Blanco)具有與瘦小豬籠草類似的基部縮小的窄小葉片,但它們的捕蟲籠形態並不相同。翼狀豬籠草的捕蟲籠更寬大(約4cm),並且下半部為球形。而瘦小豬籠草的捕蟲籠不具有球狀的部分,其寬只有1.5~3cm。來自大漢山的標本實際上不具有葉柄,只是其葉片基部較窄,在乾燥時捲起而形成的假象。里德利採集於大漢山的標本,同時也是被丹瑟視為翼狀豬籠草的標本,其具有典型的瘦小豬籠草的捕蟲籠。經過對於大漢山種群的野外考察,毫無疑問其屬於瘦小豬籠草。”
馬修·傑布(Matthew Jebb)和馬丁·奇克(MartinCheek)在其1997年發表的專著《豬籠草(豬籠草科)的框架性修訂(A skeletal revision of Nepenthes (Nepenthaceae))》中支持這個觀點。
但查爾斯·克拉克並不贊同魯思·裘的鑑定。他指出,瘦小豬籠草的花序很短並很少超過10cm。而“Ridley 16097”標本的花序都具有較長的花梗和花軸,其長度都可超過20cm。此外,其葉片的形狀也與瘦小豬籠草不同。魯思·裘認為“Ridley 16097”的葉片呈現出狹窄的狀態是由於保存方式不當造成的,但查爾斯·克拉克指出這不是全部原因。他還指出這個種群具有下延的葉柄脊。考慮到這些形態特徵,克拉克認為“Ridley 16097”應該是本斯通豬籠草。
其他標本
採集自丁加奴(Terengganu)的大量標本也屬於本斯通豬籠草。其中編號為“Shah et al. 3274”的標本存放於馬來西森林研究院,編號為“Shah et al. 3283”的標本存放於吉隆坡(Kuala Lumpur)附近的馬來西亞國民大學。在傑布和奇克2001年發表的專著《豬籠草科(Nepenthaceae)》中,將一個來自泰國的豬籠草歸入本斯通豬籠草,之後其被認定一個新的物種——泰國豬籠草(N. thai)。
自然雜交種
只發現了本斯通豬籠草的一個自然雜交種。安德魯·赫里爾(Andrew Hurrell)於巴卡爾山山腳發現了本斯通豬籠草與奇異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在此它們的分布地相互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