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定律介紹,提出者,點評,管理啟示,
定律介紹
非日常工作推遲了日常工作,並扼殺了所有的計畫和基本變化。
提出者
點評
不周之慮諒只喇,易致輕率之舉;意外之事,常成燃眉之急。
管理啟示
控制的作用 本尼斯第一定律告誡我們:
控制工作的目的就是評價業務活動狀況,採取措施保證計畫的實施。控制的技術和系統對於資金、辦事規程、員工土氣、產品質量或其他事項來說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無論在什麼地方,也無論控制的對象是什麼,控制過程基本上都有三個步驟:一是了解計畫本身的運行標準;二是用這些標準與執行中的計畫進行比較;三是對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離標準和計畫的情況進行糾正。
對於本尼斯第一定律里所提到的非日常工作,我們可以視為一些使計畫不能準時執行的干擾,在消滅這些干擾之前,必須建立一個完善的系統來監控計畫的執行,發現這些干擾。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建立一個計畫本身運作的標準,也就是所謂的計畫執行的理想狀態。而且,由於計畫的詳細程度和複雜程度不一樣,主管人員也不可能觀察每一件事的進展情況,因此,這些具體的標準就更加需要被制定出來。簡單地說,這個標準就是評定計畫運行狀況好壞的尺度,它是從整個計畫工作的方案中挑選出來對運行狀況進行評判的關鍵點。這樣就使管理人員在執行計畫多應協乃過程中無須親歷全過程就能了解整個工作進展狀況。
建立標準之後,關鍵的步驟還是監控是否有偏離標準的意外干擾狀況。正如本尼斯所言,一些非日常的工作對日常工作有一定的推遲,或許在當時甚至被認為是可以忽略的推遲,隨著計畫的繼續執行,這種推遲會愈加劇烈,最終扼殺了整個計畫。運作管理學中著名的“榆和棗牛鞭效應”亦可以為這種現象作更好的註解。生產流程中,上游的一點小故障順延到下游時,可能已經像牛鞭一樣膨脹了數十倍,造凶探成無數的產品積壓。計畫的執行也是這樣,頸勸葛由於計畫的程備協盼序性,每一步的實施都應儘量避免干擾。機敏、洞察力強的主管人員,常常能夠在偏差沒有發生之前已經預見到,並且及時避免;或者對各種有可能導致干擾的狀況和已經干擾後的善後工作做到心中有數,提早採取措施,將偏差降至最低限度店凳幾備。
不幸的是,再有預見力的管理人員也不可能預見到所有的干擾,因此,計畫標準與實施中的計畫總會有大大小小的偏離。值得一提的是,干擾並非總是帶來負面效應,對於意外的正偏差,管理人員首先應該確定這種正偏差是運氣,還是工作優秀的表現。
計畫實施過程中的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對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很高的要求。而控制又是整個管理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管理系統中與其他管理職能緊密結合在一起,一環扣一環。因此,管理人員必須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控制職能的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