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段制導炮彈

簡介

利用炮彈自身的制導裝置,發射後能在彈道末段實施導引、控制的炮彈。它是一種打擊點目標的精確制飛彈藥。主要用於毀傷坦克、裝甲車輛、艦艇等活動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末段制導炮彈
  • 外文名:cannon-launched guided projectile
  • 研製時間:1972年
  • 研製國家美國
區別,發展前景,

區別

末段制導炮彈與一般炮彈的差別,主要是彈丸上裝有制導系統和可供驅動的彈翼或尾舵等空氣動力裝置。在末段彈道上,制導系統探測和處理來自目標的信息,形成控制指令,驅動彈翼或尾舵,修正彈道,使彈丸命中目標。這種精確制飛彈藥提高了火炮射擊精度,適於對付遠距離的坦克。如美國1972年開始研製、並於1982年在美軍列裝的末段制導炮彈──“銅斑蛇”,彈長137.2厘米,全重63.5千克,炸藥重6.4千克,採用半主動尋的制導方式,用 155毫米榴彈炮發射,最大射程20公里,最小射程3公里。 末段制導炮彈多採用半主動尋的制導方式(見尋的制導)。使用時,由配置在陣地前沿觀察所、直升機無人駕駛飛機上的目標指示器,用雷射束等照射目標,彈上的制導系統接收目標的反射信號,實施制導。

發展前景

隨著毫米波技術與紅外探測技術(見軍用紅外技術)的發展,將會促進被動尋的或主動尋的制導技術的進步,末段制導技術的套用範圍也將會越來越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