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物理學

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物理學

《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物理學》是2012年3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

基本介紹

  • 書名: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物理學
  • 作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
  • ISBN:9787030334268
  • 頁數:316
  • 定價:65.00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3月
  • 裝幀:平裝
  • 叢書名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物理學》從物理學學科發展的自身規律、現狀和國家戰略需求出照鞏蒸發,對未來10年物理學學科發展戰略進行了系統論述。特別是物理學未來10年需要重點發展的領域,需要優先發展的領域進行了重點論述,並針對實際戰略需求,提出了物理學學科發展的保障措施與建議。采檔
“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叢書是國家自然少芝灑達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學部歷時兩年多聯合開展研究的重要成果,凝聚著600多位院士、專家的智慧和心血。叢書含總論和19個學科領域專題報告,對廣大科技工作者洞悉學科發展規律、了解前沿領域和重點方向及開展科技創新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促進我國學科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必將發揮積極作用。

圖書目錄

總序(路甬祥 陳宜符設罪瑜)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物理學的定義及其學科戰略地位
第一節組拳只訂 物理學的定義及內涵
第二節 物理學學科的戰略地位
第二章 物理學學科的發展規律與態勢
第一節 物理學學科的發展特點和趨勢
第二節 物理學各個學科分支的發展態勢
一、理論物理
二、實驗粒子物理
三、核物理與核技術
五、凝聚態物理
六、原子分子物理學與光學
七、聲學
八、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交叉
第三章 我國物理學學科的發展現狀
第一節 總體發展現狀分析
第二節 按學科分析
一、理論物理
二、粒子物理
三、核物理與核技術
四、電漿物理
五、凝聚態物理
六、原子分子物理學與光學
七、聲學
八、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交叉
第三節 學科發展中存在問題的綜合
第四節 促進學科發展的建議措施
第四章 未來10年物理學學科發展布局
第一節 物理學學科的總體發展戰略姜求整布局和發展目標
第頁刪愉二節 學科發展布局和重點發展方向
一、理論物理部分學科發展布局
二、粒子物理學學科發展布局
三、核物理與核技術學科發展布局
四、電漿物理學學科發展布局
五、凝聚態物理學學科發展布局
六、原子分子物理學與光學學科發展布局
七、聲學學科發展布局
第三節 交叉學科發展布局與發展方向
一、量子物理、信息科學和未來量子器件
二、軟凝聚態物理
三、物理學與生命科學交叉
四、能源物理
第四節 大科學裝置和重點實驗室建設計畫需求分析
一、大科學裝置建設需求分析和計畫建議
二、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平台建設
第五章 優先發展領域與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第一節 遴選優先發展領域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物理學優先發展領域
一、物理學整體優先發展領域
二、各分學科優先發展領域
第三節 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生命科學中的物理問題
二、與空間科學、天文學等交叉的物理問題
三、能源科學中的物理問題
第六章 國際合作與交流
第一節 國際合作發展態勢
一、凝聚態物理
二、原子分子物理與光學
三、聲學領域
四、理論物理
五、粒子物理
六、核物理與核技術研究領域
七、電漿物理
第二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基本情況
一、高能物理實驗領域
二、核物理領域
三、電漿物理
四、高能量密度物理和慣性約束聚變方面
五、凝聚態物理
第三節 合作與交流的戰略需求分析與總體布局
一、凝聚態物理
二、理論物理
三、粒子物理
第七章 保障措施與建議
第一節 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完善科研經費審批管理制度
第二節 提高物理教育水平,培養後備人才
第三節 調整研究隊伍結構,提高科研效率
第四節 完善科研評價體系,營造和諧科研環境
第五節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合理安排學科布局
第六節 建設大科學裝置,成立國家物理研究基地
第七節 鼓勵學術交流與合作,創造良好學術氛圍
參考文獻
二、各分學科優先發展領域
第三節 重大交叉研究領域
一、生命科學中的物理問題
二、與空間科學、天文學等交叉的物理問題
三、能源科學中的物理問題
第六章 國際合作與交流
第一節 國際合作發展態勢
一、凝聚態物理
二、原子分子物理與光學
三、聲學領域
四、理論物理
五、粒子物理
六、核物理與核技術研究領域
七、電漿物理
第二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基本情況
一、高能物理實驗領域
二、核物理領域
三、電漿物理
四、高能量密度物理和慣性約束聚變方面
五、凝聚態物理
第三節 合作與交流的戰略需求分析與總體布局
一、凝聚態物理
二、理論物理
三、粒子物理
第七章 保障措施與建議
第一節 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完善科研經費審批管理制度
第二節 提高物理教育水平,培養後備人才
第三節 調整研究隊伍結構,提高科研效率
第四節 完善科研評價體系,營造和諧科研環境
第五節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合理安排學科布局
第六節 建設大科學裝置,成立國家物理研究基地
第七節 鼓勵學術交流與合作,創造良好學術氛圍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