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薷

木香薷

木香薷(Elsholtzia stauntoni Benth.)是唇形科香薷屬植物。直立半灌木,高0.7-1.7米。莖上部多分枝,小枝下部近圓柱形,上部鈍四稜形,具槽及細條紋,帶紫紅色,被灰白色微柔毛。葉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8-12厘米,寬2.5-4厘米。穗狀花序伸長,長3-12厘米,生於莖枝及側生小花枝頂上,位於莖枝上者較長。花、果期7-10月。

木香薷分布於中國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和甘肅;生長於海拔700-1600米的谷地溪邊或河川沿岸,草坡及石山上。喜溫暖陽光充足,喜水濕,耐乾旱但不耐水澇,耐寒性強,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以通風良好的沙質壤土或土質深厚的壤土為好,中度以下鹽鹼土及瘠薄土壤也能適應。

木香薷是中草藥中常見的解表藥,主治外感暑熱,身熱,頭痛發熱,傷暑霍亂吐瀉,水腫等症。種子含有脂肪酸,可用於調製幹性油、油漆及工業用。花、莖、葉可提取香料。由於木香薷含有揮髮油,使得全株含有香氣,可利用它作為調料植物。木香薷揮髮油對一些倉蟲成蟲具有致死作用,可套用於倉儲工業中。因其花色艷麗,在園林中可叢植,可配植花壇、花境。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香薷
  • 拉丁學名:Elsholtzia stauntonii Benth. 
  • 別名:紫荊芥、柴荊芥、野荊芥、華北香薷、雞爪花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唇形目
  • 唇形科
  • 香薷屬
  • :木香薷
  • 命名者及年代:Benth.,1833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播種,扦插,栽培技術,病蟲防治,病害,蟲害,主要價值,藥用,經濟,觀賞,

形態特徵

直立半灌木,高0.7-1.7米。莖上部多分枝,小枝下部近圓柱形,上部鈍四稜形,具槽及細條紋,帶紫紅色,被灰白色微柔毛。葉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8-12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至葉柄,邊緣除基部及先端全緣外具鋸齒狀圓齒,上面綠色,除邊緣及中脈被微柔毛外餘部極無毛,下面白綠色,除中脈及側脈略被微柔毛外餘部無毛但密布細小腺點,側脈6-8對,與中脈在上面明顯凹陷下面明顯隆起;葉柄長4-6毫米,腹凹背凸,常帶紫色,被微柔毛。
穗狀花序伸長,長3-12厘米,生於莖枝及側生小花枝頂上,位於莖枝上者較長,因而在莖或枝上儼如圓錐狀,由具5-10花、近偏向於一側的輪傘花序所組成;苞葉除花序最下方一對葉狀且十分超出輪傘花序外,均呈苞片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3毫米,常染紫色;花梗長0.5毫米,與總梗、序軸被灰白微柔毛。花萼管狀鐘形,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絨毛,內面僅在萼齒上被灰白色絨毛,餘部無毛,萼齒5,卵狀披針形,長約0.5毫米,近等大;果時花萼伸長,明顯管狀,長達4毫米,寬1.5毫米。花冠玫瑰紅紫色,長約9毫米,外面被白色柔毛及稀疏腺點,內面約在冠筒中部花絲基部有斜向間斷髯毛毛環,冠筒長約6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向上漸寬,至喉部寬達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長約2毫米,先端微缺,下唇開展,3裂,中裂片近圓形,長約3毫米,側裂片近卵圓,先端圓,較中裂片稍短。雄蕊4,前對較長,十分伸出,花絲絲狀,無毛,花葯卵圓形,2室。花柱與雄蕊等長或略超出,先端近相等2深裂,裂片線形。子房無毛。小堅果橢圓形,光滑。花、果期7-10月。

產地生境

木香薷分布於中國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和甘肅;生長於海拔700-1600米的谷地溪邊或河川沿岸,草坡及石山上。喜溫暖陽光充足,喜水濕,耐乾旱但不耐水澇,耐寒性強,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以通風良好的沙質壤土或土質深厚的壤土為好,中度以下鹽鹼土及瘠薄土壤也能適應。
木香薷
木香薷

繁殖方法

播種

種子採收與儲藏:在種子成熟期選擇生長良好,發育健壯,沒有病蟲害的母株,在果實未脫落前連同總苞一起採集,蔭乾,開裂後敲打脫粒,然後進行篩選、風選,除去各種雜物,蔭乾待儲藏。採收時,因其脫粒性較強,應於清晨輕輕割取。採收後的種子經處理後裝入袋內,放在乾燥、通風的室內乾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