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奉節木雕),重慶市奉節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1年,奉節陰沉木雕刻技藝被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21年5月24日,木雕(奉節木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Ⅶ-5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雕(奉節木雕)
- 批准時間:2021年5月24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重慶市奉節縣
- 遺產編號:Ⅶ-58
歷史淵源,製作工序,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奉節木雕在明、清時期比較盛行,它的主要材料是陰沉木(川渝地區稱之為“烏木”,是樹木埋藏地下 6000 年以上的一種炭化木材,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被譽為植物界的“木乃伊”)。
製作工序
奉節木雕是集傳統雕刻和現代工藝於一體的製作方法,其流程複雜、精細,成品美觀,既有廣泛的適用性又有較高的觀賞性、裝飾性。奉節木雕主要包括八個環節:選材、手工解料、烘乾、下料、精加工、組裝、打磨、上生漆。工藝手法主要有陰雕、陽雕、圓雕及透雕。
傳承保護
傳承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木雕(奉節木雕)”項目保護單位奉節縣文化館(奉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