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賊煎

木賊煎,中醫方劑名。出自《景岳全書》卷五十一。具有燥濕祛痰,健脾截瘧之功效。主治瘧疾形實氣強,多濕多痰者。

基本介紹

  • 名稱:木賊煎
  •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 組成:半夏、青皮、木賊、厚朴、白蒼朮、檳榔
  • 功用:燥濕祛痰,健脾截瘧
  • 主治:瘧疾形實氣強,多濕多痰者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方,重要文獻摘要,各家論述,

組成

半夏、青皮各五錢,木賊、厚朴各三錢,白蒼朮、檳榔各一錢。

用法用量

用陳酒二鐘,煎八分,露一宿,於發之前二時溫服。

功用

燥濕祛痰,健脾截瘧。

主治

瘧疾形實氣強,多濕多痰者。

方義

方中木賊疏散退熱、截治瘧疾。半夏、青皮、厚朴、蒼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以治瘧之源;檳榔行氣消積利水。陳酒煎藥,取其和營通絡以行藥性。本方性偏溫燥,適用於瘧疾形實氣強,痰濕較重,而無熱象或熱象較輕者。

附方

名稱:木賊煎
組成:木賊草不拘多少
用法:清水煎漱
主治:治舌血
出處:《沈氏尊生方》

重要文獻摘要

《近代中醫未刊本精選》:“舌上出血如簪孔者香薷一握,水煎濃汁飲之,治心煩躁熱並效。仍以槐花炒,研末,糝舌之方最為效驗。又舌硬出血,木賊煎水漱之。舌衄出血用生蒲黃研細末擦舌上。或用槐花末亦可,皆極效。隨用麥冬(去心)一兩,黃連五分,連翹三錢,燈心二十根,水煎服,即愈。治重舌經驗方陳醋一碗,五靈脂一兩,入銅杓內,煎三沸為度,離火即用竹箸攪勻,候冷,將醋少許頻含,待涎沫滿口,即吐,勿咽下。吳江黎里鎮某以此方治重舌之證,立見其效。”
《中華醫方》:“血風攻注,手足偏重,頑麻酸疼,炒生薑酒送下;血虛血風上攻,齒牙浮腫,及血風頭疼,偏正頭風,耳內鳴響,耳聾重聽,遍身生瘡,頑麻燥癢,並用荊芥穗葉或生蔥茶送下,食前後並宜服之;肝虛生風,眼多冷淚,多饒昏睛,木賊煎湯送下,或煎黑豆湯送下,不拘時候;風寒觸血,遂成血瘢瘕,咳嗽喘急,桑白皮煎湯送下;大便下血,側柏、地榆煎湯送下。”
《見心齋藥錄》:“小兒身發紅疹,乍寒乍熱,垂絲柳煎湯下一丸,再服,愈。小兒喉疳、牙疳、馬牙、鎖口、舌爛、痄腮及患螳螂見心子症,甘草、山豆根煎湯下,愈。齋小兒身患胎紅,金銀花煎湯下,愈。藥小兒雙目腫紅,或起雲翳,木賊煎湯下,愈。錄小兒感受暑熱瘟疫時症,楊柳湯下,愈。小兒桃花赤痢,牛蒡子煎湯下,愈。三四小兒身熱發麻,不能出透,升麻三分煎湯下,或麻後作病,乃麻毒未清,浙貝母煎湯下,愈。”

各家論述

陳修園:牛膝煎、何人飲、追瘧飲、木賊煎,皆通套之方,未甚精切。若有病輕未經親診,錄症以索方者,不妨以此方應之。(《時方妙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