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令·經旬未識東君信》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寫的詞。
該詞上片寫時令的暗中變化以及家妓彈琴的韻致,過片兩句所寫瓜果都是時令風物,作者繪形繪色。結尾兩句則將筆收回,再度描寫家妓的形象,寫她日高晏起,酒意未消。這首詞可能是應家妓所求而作,因而篇末寫她的慵懶和嗜酒,不妨帶有打趣的意味。詞中運用美景與佳人結合的手法,繪出一幅色彩明麗的畫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木蘭花令·經旬未識東君信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者:蘇軾
- 作品出處:《蘇軾集》
- 作品題材: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木蘭花令1
經旬未識東君2信。一夕薰風來解慍3。紅綃衣薄麥秋4寒,綠綺韻低梅雨潤5。
瓜頭綠染山光嫩。弄色金桃新傅粉6。日高慵7卷水晶簾,猶帶春醪紅玉困8。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木蘭花令:詞牌名。由唐教坊曲《木蘭花》衍變而來。雙調,仄韻格。
2.東君:神話中管領春天的神。這裡指春光。
3.薰風:和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解慍:意為驅除心中的不快。相傳虞舜作五弦琴,歌《南風》:“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見《史記·樂書》集解等)語本此。
4.麥秋:夏曆四月麥子成熟的時候。《禮記·月令》:“【孟夏之月】麥秋至。”
5.綠綺(qǐ):相傳司馬相如有琴名為綠綺(見西晉傅玄《琴賦》序)。這裡指琴。“綠綺”用作對所操琴的美稱,“韻低”則概括了琴聲婉轉悠揚的韻致,梅雨:江南四五月間,當梅子黃熟時候,常有較長的陰雨天氣,故稱“梅雨”。
6.傅粉:塗抹脂粉。
7.慵:懶。水晶簾:這裡用作對帘子的美稱。
8.春醪(láo):春天飲用的濁酒。紅玉:東晉葛洪《西京雜記》謂趙飛燕與其妹“二人並色如紅玉,為當時第一。”後用以比美貌女子。此處喻指家妓。
白話譯文
我因臥病在床,這幾個月沒有看到春光,一夕之間初夏的東南風驅除了我心中的不快。四月麥子成熟的寒氣襯托出佳人青春的氣息,琴韻宛轉悠揚,美妙的琴聲像梅雨一般滋潤心田。
那鮮嫩的瓜頭像是染上了綠色的山光,金色的桃子炫耀著色澤,像是剛塗上了脂粉。高晏起,佳人酒意未消慵懶的捲起床簾,美艷的臉蛋上帶著絲絲困意猶如那春天飲用的濁酒。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蘇軾自徐州移知湖州,先赴南都(今河南商丘),拜會張方平于樂全堂,訪問南都守呂熙道,因病留南都半月。“適時蘇軾正好要離開南都,他的朋友(張方平或呂熙道)給他送行,使伶人陪酒,蘇軾作下此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寫時令的暗中變化以及家妓彈琴的韻致。大概因為臥病半月,辜負了南都的大好春光,所以起筆有“經旬未識東君信”之句。所謂“經旬”,自然是舉其成數而言之的。而“一夕薰風來解慍”,便寫出了季節的暗中替換,和風拂煦,似乎給人以精神上的撫慰。這裡暗用《南風》歌的故實,將“薰風”人格化了。從“未識”到“解慍”,也寫出了人的情緒的變化。作者《與呂熙道二首》之二說:“南都住半月,恍然如一夢耳。”可以為“未識”二字下一註腳。而病後初愈,精神上的解脫可以想見,或許隱含在“解慍”二字之中。三、四句寫家妓彈琴獻藝事。“紅綃衣薄”,從對家妓裝束的簡筆勾勒中透露出她的青春的氣息,“麥秋”的寒意不過是一筆襯托。“綠綺韻低”,措語更為精妙,這是作者用耳、用心傾聽時“品”出來的。更妙的還是“梅雨潤”三字,這不單寫出了季候的特徵,與“薰風”、“麥秋”相呼應,並以“潤”字寫出了當年梅雨及時而降、潤澤萬物的功效(唐太宗的《詠雨》詩就有過這樣的描寫:“和風吹綠野,梅雨灑芳田”),而且傳出了美妙的琴聲像梅雨一般滋潤心田的審美感受。所以從後一意義來說,“梅雨潤”未嘗不是一種象喻性意象。
過片兩句承上“麥秋”、“梅雨”,將筆宕開,寫時令風物:那鮮嫩的瓜頭像是染上了綠色的山光,金色的桃子炫耀著色澤,像是剛塗上了脂粉。這兩句所寫瓜果都是時令風物,作者繪形繪色,使之富於色彩美和質量感,又以“山光”這樣的自然背景相映襯,更顯得鮮活而有生氣。結尾兩句則將筆收回,再度描寫家妓的形象,寫她日高晏起,酒意未消,當然也寫出了她的美麗。這首詞可能是應家妓所求而作,因而篇末寫她的慵懶和嗜酒,不妨帶有打趣的意味。
該詞悄然地寫出季節的更替變化,利用佳人的襯托,繪出一副色彩明麗的畫卷,實屬妙筆。
名家點評
文學家沈祖棻《宋詞賞析》:《蝶戀花·蝶懶鶯慵春過半》、《木蘭花令·經旬未識東君信》,則神似大晏、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