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實體未開裂前球形至倒卵形,直徑0.5~1cm,上部開裂為5瓣,外側乳白色至米黃色,內側灰褐色。內包被無柄,薄,膜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木生地星
- 拉丁學名:Geastrum mirabile (Mont.) Fisch
- 保護級別:未列入
- 水生陸生:陸生
基本信息,識別特徵,生物現狀,
基本信息
分類地位:菌物界 > 擔子菌門 > 同擔子菌綱 > 馬勃菌目 > 地星科 > 地星屬
瀕危等級:無危
可信度:1級可信度
野生馴化:野生
重慶特有種:否
重慶模式種:否
產地:
引進來源:
引進時間:
特有地區:
識別特徵
嘴部平滑,有光澤。孢子褐色,球形,3~4微米。
生物現狀
保護及保存現狀:
自然野生
主要用途和價值:
未明
開發利用現狀:
未開發利用
保護建議:
不詳
遺傳多樣性:
不詳
幼小子實體 有非常典型的群生習性(圖22-3、 4),且常生於腐木碎片上。小型,大小為0.3~0.9 cm×0.4~1.0 cm,球形、近球形、倒卵形,頂部具小尖突,基部漸收 縮,具菌絲簇,生於腐木上的常形成淡草黃色菌絲墊(即菌膜)。無菌絲簇的幼小子實體多有一凹陷部。外包被不具植物殘體殼 ,菌絲體層厚,外側密被淡草黃色毛氈狀絨毛,有時毛可結成小叢,少數菌絲體層部分脫落,露出粗糙的纖維層。 成熟子實體 常群生於腐木,有時生於地面(圖22-6、圖22-7),小型至中型,大小為(0.3-)0.6~2.0(-3.0)cm。 外包被 多為深 囊狀,少數淺囊狀,基部漸縮,下方常有菌索;開裂至一半或小於一半,常在1/3處,形成5~7(-9)瓣裂片,漸尖,寬0.3~ 0.9 cm,其先端多數向外反卷,少數平展或向內彎曲(圖22-5~圖22-7)。肉質層 薄,菸灰色、污棕黃色至污褐色,多數沿 裂瓣邊緣收縮,不開裂,長久完整留存,少數在裂瓣上橫紋狀開裂並脫落。纖維層 緊貼肉質層和菌絲體層,肉質層脫落處可見 纖維層為草黃色、奶油色或菸灰色,較柔軟。菌絲體層厚,不具植物殘體殼,赭黃色至污棕黃色,表面密生淡草黃色、暗奶油色 、赭黃色的細短絨毛且結成毛氈狀,與纖維層貼生,少數標本菌絲體層部分脫落。 內包被體 球形、近球形或卵圓形,直徑為0 .3~0.9(-1.1)cm,頂部圓錐形突起短,基部無柄和囊托。內包被 暗沙土色、暗肉色、暗煙色、棕灰色,表面平滑,常被 有白色粉狀物和棕色茸毛。子實口緣 短闊圓錐形,纖毛狀,且表面菌絲排列疏鬆呈粗毛狀,顏色淺於內包被,口緣環或明顯( 下凹或凸出)(圖22-1、圖22-2)或不明顯,個別子實體無口緣環。 擔孢子 球形、近球形,直徑為(2.0-)2.5~4.0(-4 .5)μm。褐色、黑棕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表面具微疣突或刺突,掃描電鏡顯示其突起為柱狀,較細長,高0.6~0.7 μm,排 列也較稀疏,先端較平,很少相連(圖版Ⅻ2)。孢絲 不分枝,直徑為(1.5-)2.0~5.0(-6.0)μm,黃棕色,表面有殘 片,顆粒狀突起分布較稀疏或較密。木生地星主要鑑別特徵是子實體小型,典型地群生,且一般生於腐木上,有時也可生於地表;生於腐木上的擔子果,其基部常有菌絲墊(菌膜)。外包被深囊狀,菌絲體層表面密生細短絨毛且結成毛氈狀,內包被體無柄,子實口緣纖毛狀,有或無口緣環。在所研究的30餘份標本中,采自福建三明的MHSWFC20093、雲南孟侖的MHSWFC20693和廣州越秀山的HMIGD974子實體小,成熟擔子果僅0.6~1.0(-1.3)cm,菌絲體層在放大鏡下看幾乎是光滑的,但在解剖鏡下仍可見被有淡草黃色細短絨毛且結成毛氈狀;而其餘標本擔子果稍大,為0.6~2.5(-3.0)cm,菌絲體層外側之氈狀絨毛明顯,常由一些細長毛形成叢狀毛。作者曾試圖把前述3份標本歸於木生地星G.mirabile,其餘較大標本歸於G.caespitosum。因為鄧叔群(1963)曾以幼擔子果直徑5mm以下、生長於腐木上和直徑為12~15mm、叢生於地面而把這兩個種加以區別。Dring(1964)也曾指出“G.mirabile的菌絲體層儘管常被描述為有粗糙絨毛或呈毛氈狀,但仔細研究巴黎標本館所藏該種模式以及英國Kew園的所有該種標本,發現其菌絲體層是光滑的,除偶有相互交織的菌絲外”。問題在於,采自鼎湖山的HMIGD5457、HMIGD5458和HMIGD5692,擔子果都比較大,並非叢生於地面,而是長在腐木片上,淡草黃色的菌絲墊十分明顯;采自越秀山的HMIGD1051,菌絲體層外側的絨毛層在放大鏡下很不明顯,似光滑,擔子果直徑1.5cm左右。換言之,擔子果的大小,絨毛的明顯與否,木生還是地生,在這兩個種之間是交叉的,加上擔孢子大小和紋飾又相同。因此,作者同意Bottomley(1948)、劉波(1984)把G.caespitosum作為G.mirabile的異名這一觀點。此外,木生地星與絨皮地星也較相似,其區別詳見絨皮地星的討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