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屬

木樨屬

木樨屬(學名:Osmanthus Lour.)是木樨科下一屬。該屬植物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單葉對生,全緣或具齒;花萼鐘狀;花冠白或黃白色。核果橢圓形或斜橢圓形,常具1種子。約36種,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及東南部,少數種類向東南延伸直至大洋洲的新喀里多尼亞島嶼。通常生於常綠闊葉林的上緣,或生於常綠一落葉混交林甚至落葉林中。

木樨屬植物樹形優美,四季常青,花朵芳香,幾乎全年有花,是優美的觀賞樹種;花含有芳香油,可提取香精、浸膏、淨油等產品;種子胚乳豐富,可用來榨油;桂花、月桂、野桂花等可作木材用;桂花作為食品香料,用以薰茶和制桂花糖、桂花糕、桂花酒等多種產品;山桂花、桂花、柊樹可作藥用。毛柄木犀、毛木犀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年)二級。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下級分類,主要價值,觀賞價值,經濟價值,食用價值,藥用價值,保護現狀,

植物學史

1784年,瑞典植物學家C.P.Thunberg發表了木樨最早的學名,即Olea fragrans Thunb.,當時還沒有木樨屬Osmanthus,因此將桂花放在了木樨欖屬Olea中。1790年,葡萄牙植物學家J.Loureiro在《Flora Cochinchinensis》中以木樨Osmanthus fragrans Lour.為模式種建立了木樨屬,當時也僅記載桂花一種。此後,不斷有該屬植物被描述。到1958年,英國植物學家P.S.Green發表了木樨屬研究的經典著作《A Monographic Revision of Osmanthus in Asia and Americal》,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對木樨屬植物進行了系統的分類,將木樨屬分為四個組。1963年和1998年,P.S.Green又先後發表其對木樨屬的研究成果,將位於南半球大洋洲新喀里多尼亞的三種木樨屬植物建立了一個組,即南木樨組Section Notosmanthus P.S.Green,從此更加明確了木樨屬植物的分布不僅限於北半球,而且一直延伸至南半球熱帶地區,同時將該屬原有的四個組增加至五個組,即圓錐花序組、南木樨組、木樨組、管花木樨組和離瓣木樨組。
截至2008年,木樨屬已有35種,包括北美洲產的北美木樨(Osmanthus americanus)和墨西哥木樨(Osmanthus mexicanus),特產於馬來西亞的馬來木樨(Osmanthus scortechinii),特產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的蘇門答臘木樨(Osmanthus sumatrana)等。
2012年,北美木樨移出木樨屬,歸入美洲木樨屬(Cartrema Raf.),墨西哥木樨為北美木樨的同物異名。
2015年,馬來木樨、蘇門答臘木樨移出木樨屬,歸入美洲木樨屬。
2020年,萬鈞木屬被確立,牛矢果、小葉月桂、厚邊木樨從木樨屬轉到萬鈞木屬。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單葉,葉片厚革質或薄革質,全緣或具鋸齒,兩面通常具腺點;具葉柄。花兩性,通常雌蕊或雄蕊不育而成單性花,雌雄異株或雄花、兩性花異株,聚傘花序簇生於葉腋,或再組成腋生或頂生的短小圓錐花序;苞片2枚,基部合生;花萼鐘狀,4裂;花冠白色或黃白色,少數栽培品種為桔紅色,呈鐘狀,圓柱形或壇狀,淺裂、深裂,或深裂至基部,裂片4枚,花蕾時呈覆瓦狀排列;雄蕊2枚,稀4枚,著生於花冠管上部,藥隔常延伸呈小尖頭;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長於或短於子房,柱頭頭狀或2淺裂,不育雌蕊呈鑽狀或圓錐狀。果為核果,橢圓形或歪斜橢圓形,內果皮堅硬或骨質,常具種子1枚;胚乳肉質;子葉扁平;胚根向上。

生長環境

低緯度熱帶和中國西南及喜馬拉雅南坡的木樨屬植物種類分布海拔較高,通常生於常綠闊葉林的上緣,或生於常綠一落葉混交林甚至落葉林中,而中國華東和南部沿海以及日本的種類分布海拔低,多生於地帶性常綠闊葉林中。如低緯度的顯脈木樨自然分布於中國海南海拔1800米的山頂林中;銳葉木樨生於中國台灣玉山海拔2000-3500米的山地。
這些種的依存群落是熱帶地區垂直分布帶中的亞熱帶性質的植被類型,分布地點大多零星稀散,帶有明顯的殘存性質。中國西南和喜馬拉雅南坡的木樨屬植物往往分布海拔也較高,大多為2000米以上,如香花木樨生於海拔2400-3000米的山坡密林或灌叢中;山桂花生於海拔2100-3400米的山地、溝邊或灌叢中;狹葉木樨生於海拔2100-2900米的山地、山坡林中;蒙自桂花生於海拔1000-30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中或山坡灌叢中;野桂花生於海拔1400-2800米的山坡或溝邊密林中。相反,分布於中國華東和日本的種類分布海拔一般較低,如寧波木樨生於海拔400-8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林中陰濕地或溝邊;島嶼木樨和西表島木樨在日本分布於海拔500米以下直至海岸。
在熱帶新喀里多尼亞島嶼分布的三種木樨中,以山地南木樨分布較高,常在海拔1000-1600米間;傘形南木樨生長在500-1100米間;而南木樨生態變化幅度廣,可從低海拔至1400米,包括有三個亞種和變種。

分布範圍

木樨屬植物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及東南部,少數種類向東南延伸直至大洋洲的新喀里多尼亞島嶼,因而在屬的等級上應屬於泛熱帶分布類型(Pantropic),熱帶亞洲、大洋洲(至紐西蘭)間斷分布亞型。
依其地理分布的特點來看,可分為三個地理分布區類型:①亞洲分布型,這是木樨屬主要的分布中心。②大洋洲分布型,集中分布於新客里多尼亞,有3種,應是該屬的次分布中心。③地中海、西亞分布型:有一種美麗木樨向西擴展,分布於土耳其東北部至俄羅斯外高加索和地中海沿岸。
東亞分布型種類眾多,其中典型的東亞分布僅有木樨1種,從喜馬拉雅經中國一直分布到日本;中國—喜馬拉雅分布亞型也僅有香花木樨1種,不產於日本;而中國—日本分布亞型有厚邊木樨、柊樹和無脈木樨3種。
中國是木樨屬的現代分布中心,除了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共有的種類以外,多種為中國特產,這些特有種多為狹域種,很少為廣布種。以地區而言,華南地區(包括海南、台灣)種類最多,如顯脈木樨和雙瓣木樨為海南特有,毛柄木樨為廣東特有,銳葉木樨為台灣特有;西南地區產8種,其中5種為特有種,如山桂花、野桂花、狹葉木樨、蒙自桂花;華東地區產8種,僅寧波木樨為特有種,但分布廣泛;華中地區產5種,3種為特有種,如紅柄木樨和壇花木樨。此外,分布較廣的還有:細脈木樨分布於華東、華中和華南;網脈木樨分布於華中和華南。因此,中國木樨屬植物自然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約北緯33°以南)。

下級分類

木樨屬
序號
中文名
拉丁學名
1
美麗木樨
Osmanthus decorus (Boiss. & Balansa) Kasapl.
2
Osmanthus cooperi Hemsl.
3
Osmanthus ×fortunei Carrière
4
刺葉木樨
Osmanthus fortunei Carr
5
島嶼木樨
Osmanthus insularis Koidz.
6
Osmanthus serrulatus Rehder
7
高氏木樨
Osmanthus kaoi (Liu & Liao) S.Y.Lu
8
Osmanthus delavayi Franch.
9
Osmanthus armatus Diels
10
Osmanthus pubipedicellatus Chia ex H.T.Chang
11
Osmanthus venosus Pamp.
12
Osmanthus henryi P.S.Green
13
Osmanthus menglaensis C. F. Ji
14
Osmanthus fragrans Lour.
15
南木樨
Osmanthus austrocaledonicus (Vieill.) Knobl.
16
歐洲木樨
Osmanthus ×burkwoodii (Burkwood & Skipwith) P.S.Green
17
Osmanthus lanceolatus Hayata
18
傘形南木樨
Osmanthus cymosus (Guillaumin) P.S.Green
19
山地南木樨
Osmanthus monticola (Schltr.) Knobl.
20
Osmanthus fordii Hemsl.
21
Osmanthus didymopetalus P.S.Green
22
Osmanthus urceolatus P.S.Green
23
Osmanthus reticulatus P.S.Green
24
Osmanthus enervius Masam. & Mori
25
西表島木樨
Osmanthus iriomotensis T.Yamaz.
26
Osmanthus gracilinervis Chia ex R.L.Lu
27
Osmanthus attenuatus P.S.Green
28
夏威夷木樨
Osmanthus sandwicensis Benth. & Hook.f.
29
Osmanthus hainanensis P.S.Green
30
Osmanthus suavis King ex C.B.Clarke
31
Osmanthus yunnanensis (Franch.) P.S.Green
32
Osmanthus austrozhejiangensis Z.H.Chen, W.Y.Xie & Xi Liu
33
Osmanthus heterophyllus (G.Don) P.S.Green
34

Osmanthus deplanchei Hochr. ex Guillaumin
35

Osmanthus racemosus X.H.Song
36

Osmanthus rigidus Nakai
參考資料: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木樨屬植物樹形優美,四季常青,花朵芳香,幾乎全年有花,是優美的觀賞樹種,可以直接套用於園林造景。植株高大的種類如桂花可用作行道樹和庭蔭樹,低矮的種類如石山桂、山桂花則是優良的綠籬材料,並可整形成球形等各種幾何形體用於園林點綴,還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另外,有些種類如格樹的葉片厚革質,抗燃性強,是優良的防火材料,可植為防火籬。

經濟價值

  • 香料
木樨屬各種植物的花中均含有芳香油,可提取香精、浸膏、淨油等產品,多套用於薰茶、食品以及化學工業。據分析,木樨含桂花烷、三十碳烷、對羥基乙醇、β—胡蘿蔔素、棕櫚酸、硬脂酸等。經提煉加工得到的桂花浸膏為淡黃色至棕色半固體,具天然桂花的持久香味,得油率約千分之三。
  • 油脂
木樨屬植物結實量大,果實為核果,種子胚乳豐富,可用來榨油。采自不同地點的桂花種仁含油量在15.4-21.1%之間,產於昆明的平頂桂花(Osmanthus scorymbosus)(現已被併入月桂)種子含油20.4%,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木樨種子榨的油可以食用。
  • 木材
木樨屬主要用材種類有桂花、月桂、野桂花等。木材的商品材名稱統稱“木樨”,散孔材,管孔斜列或樹枝狀,較為獨特,木材軸向薄壁組織發達,輪界狀、傍管狀或離管帶狀。桂花木材紋理斜,結構甚細、均勻,重至甚重,甚硬,乾縮大,強度中,乾燥緩慢,無翹曲現象,估計耐腐,切削難,切面光滑,適於車旋,在縱面上管孔帶呈淺色條紋、波浪形或V字形花紋,頗為美觀,油漆後光亮性良好,易膠粘,握釘力強,可作家具,車旋性能好,適於作雕刻、玩具、裝飾品、刷柄、工農具柄等,農村中常用作砧板、車輪各部及其他農具。湖南有時以紅柄木樨為小用材。

食用價值

由於木樨屬植物的花均含有芳香油,故常被用於食品工業中,其中最著名者仍為桂花。作為食品香料,桂花用以薰茶和制桂花糖、桂花糕、桂花酒等多種產品。鮮桂花用鹽或糖浸漬保存後可以製成糖桂花、鹹桂花等調料。中國生產的桂花酒種類很多,有桂花陳酒、桂花蜜酒、桂花寧心酒、黃色桂花酒、無色桂花酒、桂花汽酒等。其中,北京桂花陳酒曾獲國際金質獎章,西安黃桂稠酒久負盛名,桂林、鹹寧等地的桂花酒也很有名。桂花茶有福建漳州與台灣等地生產的桂花烏龍茶,蘇州、桂林、鹹寧等地生產的桂花綠茶。此外,桂花還可用於制桂花餅、桂花粥、桂花栗子羹、桂花芋艿、桂花排骨、桂花脆皮鱖魚等食品。

藥用價值

木樨屬有3種植物可供藥用。山桂花,中藥品名豆瓣香,樹皮、葉入藥,味甘、苦,性平,清熱消炎、止血生肌,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外用於外傷出血、骨折、扭傷疼痛。桂花,最早以木犀之名載於《本草綱目》,根、葉味甘,微澀,性平,祛風濕、散寒,主治風濕筋骨疼痛、腰痛、腎虛牙痛;花味辛,性寒,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用於牙痛、咳喘痰多、閉經痰多;果實味辛、甘,性溫,暖胃、平肝、散寒,用於虛寒胃痛。柊樹樹皮、枝葉味微苦,性涼,補肝腎、健腰膝,用於百日咳,外用於癰疔、瘡毒。

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毛柄木犀、毛木犀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年)二級。
截至2022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ver 3.1)——無危(LC)9種;近危(NT)1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