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物種簡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該屬物種,分布範圍,發現背景,
物種簡史
2017年,研究人員在印度尼西亞偏遠火山區發現了新蟾蜍物種。該物種棲息于海拔1000多米的火山斜坡上的淺洞中,並且科學及還在附近的樹上發現了它的近親。科學家將新物種以其各自的種群和基因進行了分類,並在3月的《蛙蛇學報》中將它們命名為Sigalegalephrynus(Phrynos是希臘人對蟾蜍的稱呼,而Sigale Gale是蘇門答臘人在葬禮上使用的一種真人大小的木偶,用來祭奠那些沒有孩子的死者)。
形態特徵
木偶蟾蜍屬有2個物種,是一種中型蟾蜍,雄性體長30.6-38.0mm;頭部長度11.34mm;頭寬11.3mm;鼻部長度5.0mm;眼長3.3 mm;眼間距離4mm;鼓膜寬度2.1 mm;掌長11.2 mm;前臂長度11.5毫米;股骨長度15.85mm;脛骨長度17.0mm;;腳長16.37毫米;指尖墊的寬度為0.10-0.14mm;趾墊寬度0.09-0.11mm。背麵皮膚上具有稀疏而大小不相等的瘰粒。頭部有骨質棱嵴;耳旁腺大;膜大多明顯;瞳孔水平形;舌端游離,無缺刻;無頜齒和犁骨齒。後肢較短。椎體前凹型,無肋骨;肩帶弧胸型。穿著棕色的“外衣”,體型瘦長,黑脛肢體、趾尖處具有張開的長腳趾。在身體的兩側有不同的淺褐色斑點,的每一側的愛好者和明顯發白點在上顎下方後下方。
身體細長,頭部長寬幾乎相等,頭長度占體長的30%,頭寬度30.0%。鼻孔長度為13%,凹部有隆起區域微小結節;眼長8.7%,瞳孔水平,鼻子略微向嘴後傾斜,有口腔黏膜和突出的中央龍骨,背視鼓膜明顯,眶間間隙具有中度發展的鼓膜褶皺;顱頂缺失,沒有牙齒舌尖卵形。背麵皮膚粗糙。有分散的瘰疣,小而呈圓形,幾乎無角質化。腹部皮膚光滑,有非常小的細疣。
木偶蟾蜍屬具有與蟾蜍科其他屬不同的特點:
- 體型細長缺乏瞼板腺。
- 鼓膜可見。
- 鼻孔比其他同科動物的鼻孔更靠近鼻尖。
- 指尖被截斷並擴大。
- 趾尖被截斷但不膨脹。
- 前掌中的織帶紋在是初級的,在後掌則是中級。
- 背部著色由白色和棕色組成,具有從鼻尖延伸到中線處的通氣口的細條紋。
- 脊椎上方有暗帶在內側連線,並在中間有中斷並延伸到骶骨。
- 上唇有交替的黑色至深棕色和白色痕跡。
- 側身具有從主脊延伸到腹股溝區域的棕色紋。
- 背面表面具中型瘰疣。
- 腹部表面瘰疣均勻,有小而光滑的圓形細疣。
生活習性
棲息于海拔1000多米的火山斜坡上的淺洞中,有樹棲和穴居習性。是些行動緩慢不擅跳躍的路棲動物,皮膚粗糙而高度角質化,使得蟾蜍有較強的耐旱能力,蟾蜍能分泌毒素,可以製成蟾酥。陸生性強,晝伏夜出,是適應力很強的動物,可以生活於在荒漠和火山灰形成的山坡上。
該屬物種
中文名稱 | 學 名 | 英文名稱 | |
1 | 門德林木偶蟾蜍 | Sigalegalephrynus mandailinguensis | Mandailing Puppet Toads |
2 | 米南卡保木偶蟾蜍 | Sigalegalephrynus minangkabauensis | Minangkaban Puppet Toads |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的索里馬拉皮火山(North Sumatra—Sorikmarapiand、Jambi —Mount Turmeric)。
發現背景
研究人員在印度尼西亞偏遠火山區發現了新蟾蜍物種。該物種棲息于海拔1000多米的火山斜坡上的淺洞中,並且科學及還在附近的樹上發現了它的近親。
這種新蟾蜍穿著棕色的“外衣”、體型瘦長、趾尖處張開的長腳趾以及與眾不同的叫聲,研究團隊將它們命名為“木偶蟾蜍”(puppet toads)。儘管基因測試已經揭秘了這種兩棲動物的特殊性,但該物種的DNA與其他蟾蜍有很大區別。因此,科學家將這兩個新物種以其各自的種群和基因進行了分類,並在本月的《蛙蛇學報》中將它們命名為Sigalegalephrynus(Phrynos是希臘人對蟾蜍的稱呼,而Sigale Gale是蘇門答臘人在葬禮上使用的一種真人大小的木偶,用來祭奠那些沒有孩子的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