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伯傳

北宋文人張詠做的一篇傳記。此傳模仿韓愈的《毛穎傳》,以擬人的手法鄭重其事地為木伯立傳,煞有介事地考證其先祖,篇末還有史臣的議論,讚美此大木“生而雄傑,德也;藏器待時,智也;繼仁者之後,孝也;處大位而不欹,節也;與群材而立,義也;朝會以正,功也;致君於三王,忠也。大梁侯之德,與士師乎。雖老不知退,何累於全德耶”。讚美其“德、智、孝、節、義、功、忠”七種稟賦,這些正是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張詠借大木之全德宣揚儒家之正義,明世間之正道,這也是張詠對其自身德行節操的期許與寫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木伯傳
  • 文學體裁:傳記
  • 作者:張詠
原文,作者,

原文

木伯,字巨材。世稱處豫章者為甲族,巨材其後也。其先著姓於庖犧氏,佐青帝,籍發生之德,死而命神曰勾芒。族散天下五分之一,鴻黃氏識其貞且良,第擢用之,大濟厥美,民到於今稱之曰:「若涉水之航兮,登山之梯兮,宴兮依兮,無暴我長幼兮。」克肖基構者,世不嘗絕。或雲火化已,先民知附賴,故淳仁之後,鮮宇鉤惡,從蒙弱幽郁,亦不敗世教耳。
巨材得太和正氣,生而雄奇,始七歲有凌雲之姿。漸長磊落,見節乾善,吟嘯風月,俊如鸞鶴,麟鳳者競狎之。加以性寬簡重厚,縱燕雀輩流,接之泊如也。漢天子將即明堂議三代岩野瓖秀,鹹見徵用。巨材隨吏君見長安宮,百工僉曰:伯也有棟樑之器,宜其荷重任翼羣材者也。進用,可上旨,尋封為大梁侯。出納明命,於邦有光,不顯諫徼訐,不處君於不義。或大事用,頗引周公之法正之。帝謂侍臣曰:「體天崇高,纂承鴻緒,配地博厚,以朝萬靈,政聲教本,平乎中揚,溢乎天下,皆大梁侯之功也。諛言不入,悲懣不作,熙熙然朕心用平,又其功也。」宴見以時,義必正色,望者若虹蜺架天,左右前後輝如也。鴻筆厖老,頌帝功者戶歌之。
一日,從容謂柱史曰:「吾輩委質聖朝,幸亦至矣。恥下君於三王,今僅升矣,徒以貞乾,無怠於任,過久不退,將羣邪巨蠹疾我歟。」後大梁侯去位,不以其禮,而漢中微。嗚呼!锺莽之亂,諡號無存焉。
史臣曰:木非端木後也,梁非魏大梁也。予聞其生而雄傑,德也;藏器待時,智也;繼仁者之後,孝也;處大位而不欹,節也;與羣材而立,義也;朝會以正,功也;致君於三王,忠也。大梁侯之德,與士師乎。雖老不知退,何累於全德耶。

作者

張詠(九四六~一○一五),字復之,號乖崖,濮州鄄城(今屬山東)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授大理評事、知鄂州崇陽縣。雍熙元年(九八四),遷著作佐郎。端拱元年(九八八),轉秘書丞。二年,通判相州。召還,知開封府浚儀縣,出為荊湖北路轉運使。淳化四年(九九三),擢樞密直學士、知通進銀台司兼掌三班院。五年,出知益州。真宗鹹平元年(九九八),召拜給事中,遷戶部使,改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五年,改知永興軍。六年,加刑部侍郎、再知益州。景德三年(一○○六),復掌三班院兼判登聞檢院。四年,知昇州,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改知陳州。八年八月卒,年七十。謚忠定。[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