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的理性之光--西南少數民族科學技術研究

朦朧的理性之光--西南少數民族科學技術研究

《朦朧的理性之光:西南少數民族科學技術研究》是1992年雲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廖伯琴。

基本介紹

  • 書名:朦朧的理性之光--西南少數民族科學技術研究
  • 作者:廖伯琴
  • ISBN:9787541506000
  • 定價:11
  • 出版社:雲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2年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各族人文社會背景,分《魂篇》、《命篇》、《物篇》3大方面,原始宇宙觀、曆法、食物篇等12個專題,展示了西南民族傳統科技的特色。

作者簡介

廖伯琴,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導,西南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物理教學探討》主編,國家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研製組負責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成員,全國高等物理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曾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學,與英國女王大學開展合作科研,並多次赴美國、馬來西亞、瑞士、芬蘭等國開展學術交流,主持研製了《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主編“司南版”中學物理教材,主持並完成多項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出版專著多部。
一、學術兼職
·全國高等物理教育學會副理事長,
·教育部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教材評審專家
·全國課程資源評審專家
·重慶市大學物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全國基礎教育核心刊物《物理教學探討》主編。
二、學習經歷
·1978-1981,四川大學物理系原子核專業,獲四川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1985-1988,西南師範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研究生,獲四川大學理學碩士學位
·1997-1999,西南師範大學心理系認知心理學方向博士,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三、工作簡歷
·1975-1978,重慶巴縣知識青年
·1981-至今,西南師範大學物理系教師
·1992,西南師範大學破格晉升副教授
·1993-1994,獲中英友好獎學金,赴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訪學1年
·1994,西南師範大學破格晉升教授
·1994,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4-至今,全國基礎教育領域核心期刊《物理教學探討》主編
·1999,獲中歐高等教育合作研究項目資助,赴英國女王大學合作研究半年
·2000,任全國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研製組組長
·2002,任西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所長
·2006,任西南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四、獲得獎項
1.《高中新課程必修課教與學——物理》,獲2006年全國優秀課程資源獎
2.《高中新課程選修課教與學——物理》,獲2006年全國優秀課程資源獎
3.《普通高中選課與學習指南》,獲2006年全國推薦課程資源獎
4.《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研修手冊-物理課程標準研修》,獲2006年全國優秀課程資源獎
5.《中學物理課程改革的目標與實踐》,獲2004年全國優秀課程資源獎
6.《國中物理課程評價改革探索》,獲2004年全國優秀課程資源獎
7.《物理探究式教學設計與案例解析》,獲2004年全國優秀課程資源獎
8.西南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中的傳統科技現代轉換研究,獲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獎,1999-2001年,《光明日報》1999年2月8日載有獲獎者名單
9. 《中學生物理問題解決的表征差異及其成因探析》,獲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中國教育報2002年9月29日第4版報導)
10.西南少數民族傳統科技的可持續發展,獲首屆重慶青年學術優秀論文三等獎1998
11.《物理教育學研究》,獲重慶市第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2.實驗項目:《推進兒童哲學中國化,改進基礎教育的實驗研究》項目,獲“1998年度全國師範院校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研究項目優秀成果”二等獎
13.“傳統科技與民族現代化”,1999年獲重慶市第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4.從惡性循環到良性循環的轉折-----涼山州普格縣農技校的啟示,1996年社會與少數民族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獲新疆教委優秀論文獎
15.1994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五、著作及論文
發表論文(獨立或第一作者,列出主要文章)
1.基礎性、選擇性、時代性——普通高中物理新課程解析,《中國教育報》2005年9月16日第5版
2.從做客cersp物理課程網談起,《基礎教育課程》,2005年第12期
3.對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Carl Wieman 的採訪, 《物理學教學探討》2005年第9期
4.對美國國家理科教師協會常務主任 Gerald Wheeler 的採訪, 《物理學教學探討》,2005年第10期
5.對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祖洽教授的採訪, 《物理學教學探討》,2005年第12期
6.“中學力學問題表征體系的動態特徵”,《心理學報》,2001年5月,33卷3期
7.西南民族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與傳統科技的開發研究,《西南教育論叢》,2000年1期
8.智商對物理問題解決表征體系動態特徵的影響,《心理科學》,2000年,第23卷5期
9.“Stages of Wonder: A Lesson in Physics”, , Vol.14, No.4, 1999
10.“Learning from Mistakes by Protocol Analysis”,9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hysics Teachers and Educators, 1999,8
11.On Traditional Modes of Communication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uthwest China, ,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99,7
12.“The Impacts of Local Government Polic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Technology”,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1999,8, Singapore
13.“口語報告法比較物理問題解決中不同數理基礎被試表征體系的動態差異”,《心理發展與教育》,1999年,第4期
14.“口語析誤”教學法初探-- 一種新型物理教學模式”,《教育科學》,1999年第4期
15.“物理問題難度與熟悉度的相互作用”,《大學物理》,1999年第2期
16.“關於物理問題解決中表征體系研究的綜述性討論”,《大學物理》1999年第2 期
17.“優差生物理問題解決過程中的遷移問題研究”,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
18. "Stimulate Learning by Wondering" in Phys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第二屆國際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選,1998年10月
19.Traditional Technology for the Production of Salt in Daning Salt factory: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on Society,《第8屆中國科學技術史國際會議論文集》,1998年8月,德國柏林
20.西南民族的可持續發展的優先領域,第四屆中國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國際會議,1998,9,11-14,登載於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12月
21.Preconceptions of Children and Aristotle's Paradigm in Kinetics,< Thinking>, Vol. 13, No. 4, 1997
22.“Will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Take Hold in Mainland China? Observations and Thoughts on the July, 1997 Workshop in Kunming, China”, ,1997
23. 文:“ 優、差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表征層次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1997年第6期
24.“傳統科技與民族現代化”,《民族研究》,1997年第5期。獲重慶市第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5.“何丙郁與中國科技史”,《中國科技史料》,第18卷,第1期(1997)
26. Science Thoughts in the Myths of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i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第7屆國際中國科學技術史大會宣讀,收入論文集,1996年1月
27.從惡性循環到良性循環的轉折-----涼山州普格縣農技校的啟示,1996年社會與少數民族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獲新疆教委優秀論文獎
28.民族傳統科技現代生命力探析,第3屆國際中國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大會宣讀,收入會議論文集,1996年8月
29.Hf核高自旋態PNC方法推轉殼模型研究,《高能物理與核物理》,1995年,第19卷,第4期
30.劍橋的中國廟-----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現狀考察,《中國科技史料》,第16卷,第2期(1995)
31.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Zuo Bridge"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1995,Vol.20, No.4
32.Traditional Methods for Measuring Time --- Use by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 West China, 《交叉科學評論》(英國一級學術刊物),1994,Vol.19,No.14.
33. 西南民族原始宇宙觀研究,《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光碟、電視節目、網站
1.《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指導國中物理》,光碟,騰圖電子出版社,2003年
2.《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課程標準教師培訓系列片(國中)》,北京騰圖電子出版社,2003年7月
3.《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課程標準教師培訓系列片(高中)》,北京騰圖電子出版社,2003年12月
4.主持人,新思考物理課程網,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研究中心
六、承擔項目
(一)主持科研課題(列出主要課題)
1.西南民族科技教育與區域發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6
2.重慶少數民族科學素養調查,重慶市重點文科基地項目,2006
3.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實驗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項目,2005
4.新思考物理課程網建設,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2005
5.國中畢業、升學考試評價研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課程發展處,2003
6.國中物理教材研究,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7.高中物理教材研究,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8.國中新課程案例研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2003
9.國家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研製,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項目,2000
10.知識獲得的信息加工與表征系統建構的關係研究,重慶科委課題,2000
11.西南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中的傳統科技現代轉換研究,獲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1999-2001年,《光明日報》1999年2月8日載有獲獎者名單
12.跨世紀西南民族地區教育與社會經濟、科技文化互動關係研究”,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課題,1997
13.西南民族傳統科技機制模擬及其現代轉換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6
14.西南少數民族傳統科技模式比較及發展決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2
15.The Study of Policy on Developing Traditional Technologies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EU-China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ogram,cooperated with the Gibson Institute of the Queens University in 1999
16.Comparative research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s, Sino British Friendship Scholarship Scheme (SBFSS) Fellowship of the British Council, Research in the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in Cambridge in Britain in 1993
(二)主持的科研項目
(1)主持教育部重大課題,“國家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研製”,主編全國教材:國中和高中《物理》,2000-2005年。
(2)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02-2005年。
(3)主持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西南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中的傳統科技現代轉換研究”,1998-2000年,2001-2003年。
(4)主持重慶科委課題,“知識獲得的信息加工與表征系統建構的關係研究”,2001年-2002年。
(5)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南民族傳統科技機制模擬及其現代轉換研究,1996-1998年。
(6)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南少數民族傳統科技模式比較及發展決策研究,1992-1994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