朥粕

朥粕即豬油渣。朥的本字是“膋”,指豬板油或肥肉。《詩經-信南山》說:“取其血膋。是烝是享,苾苾芬芬。”後來大概是認識“膋”字的人不多,才造了個形聲字“朥”。朥粕,說白了就是炸豬朥後剩下的糟粕。

用途,特點,

用途

傳統的潮州菜極其看重豬朥,認為豬朥有植物油脂無法比擬的特別香味,比如炒芥藍菜和煎蚝烙,秘訣都是“厚朥、猛火、芳臊湯(魚露)”。傳統的潮式茶食,幾乎就是以厚朥和多糖為最大特色,比如朥餅、朥糕、豬朥糖等。做“羔燒白果”這道潮式甜品,要用到帶殼白果1000克,白糖700克,還有肥肉100克,肥肉丁50克,豬油50克,堪稱是甜香的極致。

特點

豬朥用多了,朥粕自然也不會少。雖說是糟粕,但扔掉太可惜了,那么跟豬朥一起用來炒菜吧,於是有了“朥粕炒芥藍”、“朥粕炒厚合(君達菜)”等潮菜名餚。只要是會吸油的蔬菜,像番薯葉、春菜、莧菜等,用朥粕同炒,準會產生特別的肥香。汕頭市郊烏汀一帶還有一種叫“朥粕糜”的小吃,流傳歷史悠久,以香辣著稱。做法是先將朥粕用水浸軟後洗淨,然後與辣醬煮熟並調好味;另用糯米煮成比較稀的白糜(粥)。客人來了,用海碗先舀糯米糜,再加煮好的朥粕,上面放些芫荽,一碗香噴噴浮著紅油的朥粕糜馬上端到客人面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