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機率模式理論

期望機率模式理論是行為科學家弗魯姆提出來的一種激勵理論。維克托·弗魯姆發展了前人已有的期望機率理論,提出了期望機率模式這一概念。這一概念以後又經過其他人的發展和補充,成為當前西方行為科學家較普遍接受的激勵模式之一。期望理論與需要理論不同。

需要理論是以“滿足——生產效率”這種假設為依據的,認為人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和動機而行動的。它是從行動的情緒方面研究動機,屬於動機的情緒模式。期望理論則是以“不滿足——生產效率”這種假設為依據的,認為正是由於人們感到不滿足,生產效率才能提高。人們對行動的結果將會帶來的滿足寄予期待,並探索代替方案,選擇代替方案。這屬於動機的認識模式,即動機的決策模式。期望機率模式理論認為,一個人從事某項活動的動力(激勵力)的大小,取決於“該項活動所產生成果吸引力的大小”和“該項成果實現機率的大小”兩項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