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思陂,我國最早見於記載的灌溉工程。公元前七世紀末楚莊王時孫叔敖所主持興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期思陂
- 說明:我國最早見於記載的灌溉工程
- 修建時間:公元前七世紀末楚莊王時
- 修建者:孫叔敖
據《淮南子・人間訓》“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知故址當在今河南商城及其附近一帶。杜佑《通典》認為期思陂就是今安徽壽縣南的古芍陂。
期思陂位於固始縣史河東岸、泉河西岸的一個狹長地帶。史河在古代稱為“決水”。它是淮河南岸流程最長、支流最多、流域面積最大的一條支流,全長263公里,流域面積6880平方公里,是我國古代淮河流域著名的支流之一。史河發源於安徽省金寨縣大別山區,流經固始縣境入淮河。古代固始縣境內有自南向北分支的陽泉水(即今泉河),陽泉水往東北流,下游仍入史河。這就是酈道元《水經注》上所說的“決水又北右會陽泉水,水受決水”。史水繼續北流,經黎集石嘴頭、龍潭寺,到固始縣城北會灌河(古稱曲河),再到三河尖入淮河幹流。三河尖以淮河、史河和灌河匯流之要衝而得名。
由於固始縣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境內的雨量豐富,但所降之水都要依靠史河排泄。而史河上遊河身狹窄,坡度又陡,每逢山洪暴發,水勢兇猛,大水時可使史河口水位抬高數米,頂托淮水。使淮水流速大減,造成淮水倒讓,形成洪災。因此,這裡曾經是重災區,澇不能排,旱不能灌,靠天收。孫叔敖任楚令尹前集合當地民力,利用大別山北坡的來水,在泉河、石槽河上游修建水陂塘,形成“長藤結瓜式”的期思陂。具體做法是,在固始縣境內史河東岸的黎集石嘴頭開挖河口,引水向北,稱清河;在史河下游東岸黃土溝柴家港開口引水,稱堪河。清、堪兩條渠河蜿蜒於史河、泉河之間的狹長地帶;區內有渠有陂,渠陂配套。另在縣西曲河(今灌河)上、中段,分別安閘築壩,引水入陂入塘。又在縣南急流、羊行等河段各設灌口。即“分流減勢,次遞疏導,安閘壘壩,築陂築塘,灌溉稻田”。這樣既可防下游水澇,又可供下游灌溉,使“山漵之湍波”成為“沃壤之美澤”。2600年來,老百姓深受福澤,美譽其為“百里不求天”的灌區。
“期思陂”的建成及投入使用,比魏國的西門豹渠早200多年,比秦國的都江堰和鄭國渠早300多年。這項水利工程,不但完工早,而且不論是渠址選擇還是地勢勘察、水量調節、排洪灌溉諸方面的設計,都達到相當科學的水平。1958年修建的梅山水庫中乾渠,就是利用期思陂的舊渠道——清河渠(在固始縣境內)改建而成的。這項水利工程,發揮著巨大的抗旱排澇作用。使楚國“收九澤之利以殷潤國家”,水稻種植面積激增,“家富人喜,優贍樂業”,楚莊王由此“知其可以為令尹。”
毛澤東在1957年視察南方路過豫南時,除高度評價孫叔敖的業績以外,還著重稱讚他是一個水利專家。此後,東漢章帝建初八年(83年),廬江郡太守王景主持復修;東漢建安五年(200年),揚州刺史劉馥興修江淮間水利時,再修“期思陂”;曹魏正始二年(241年),鄧艾又一次修治“期思陂”……這些澤被千秋的功業見諸《淮南子·人間訓》、《後漢書》、《三國志》、《讀史方輿紀要》等,歷代地方志書亦有記載,只是漢、唐、宋改稱“期思~雩婁灌區”;明、清時代稱清河灌區。
如今,這項水利工程,成為梅山水庫中乾渠、鮎魚山灌區的組成部分,至今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