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垤村隸屬雲南省紅河州紅河縣紅河縣寶華鄉,地處寶華鄉境西部,距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52公里。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9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9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4346個(勞均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41萬元,有固定資產3.1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62人,黨員中男黨員52人,女黨員10人。 團員46人。
基本介紹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轄期垤、作夫等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03戶,有鄉村人口3244 人,其中農業人口3244人,勞動力 217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82人。全村國土面積15.585平方公里,海拔 1616-2534米,年平均氣溫13.7 ℃,年降水量 1485.3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907.5 畝,人均耕地0.9 畝,林地1656.9 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38.8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67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養殖業收入為主。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硬化村內道路。村內環境衛生差,需通過硬化道路和新修排水溝渠進行村容村貌。居住著土木結構的農戶多,需進行維修加固和重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教學條件。改善農業生產狀況,加大科技培訓,培養科技示範戶。加大種植業和養殖業發展。著力發展棕櫚等種植業。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遊業。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907.5 畝(其中:田1664.5 畝,地1243畝),人均耕地0.9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656.9 畝,其他面積18805.6畝。有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水稻、玉米等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5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33%。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8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33.3萬元,占總收入的94.66%;畜牧業收入21萬元,占總收入的2.1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480頭,肉牛92頭,肉羊70頭,家禽10600隻);漁業收入0.7 萬元,占總收入的0.1%;林業收入13 萬元,占總收入的2.03%;第二、三產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0.61%;工資性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1.32%;其他收入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6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收入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44人(占勞動力的6.45 %),在省內務工344人。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棕櫚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草果產業。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電、路、電話三通。全村有714戶飲用井水,存在飲水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714戶通電,有232戶擁有電視機(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33.1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8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8戶(分別占總數的 24.03%和15.45 %)。 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交通方便,甲寅-寶華-樂育公路從境內通過。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4輛,拖拉機1輛,機車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20畝,有效灌溉率為14.44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61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1 畝。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0戶;全村尚未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907.5 畝(其中:田1664.5 畝,地 1243畝),人均耕地 0.9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656.9 畝,其他面積18805.6 畝。有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主要銷售往。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50萬元, 該村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19戶,共鄉村人口3333人,其中男性1706人,女性1627人。其中農業人口3333人,勞動力2229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95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6.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期垤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寶華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16.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412人,中學生154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沿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 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系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3、 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發揮產業化經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動作用; 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