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奚琴

朝鮮族奚琴

朝鮮族奚琴是朝鮮族弓拉弦鳴樂器,形與板胡相似,全長85厘米,琴筒竹製或木製,筒前蒙以桐木面板。琴桿、弦軸木製,弦軸呈葫蘆形,琴頭呈歪脖狀,兩弦,用馬尾弓拉奏。常用於獨奏、合奏及歌舞伴奏,流行於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發音柔美,音色動聽。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最為盛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鮮族奚琴
  • 類型:弓拉弦鳴樂器
  • 運用:獨奏、合奏及歌舞伴奏
介紹,歷史發展,古代,唐代,唐宋時期,宋代,宋代晚期,南宋,明代,結構介紹,傳統的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朝鮮族自治州的奚琴,演奏方法,

介紹

奚琴,屬於擦弦樂器。又稱胡琴、嵇琴、奚胡、鄉胡等,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最為盛行。奚琴是朝鮮族人民喜歡使用的一處弓弦樂器,相傳是我國宋代東北一帶的奚部族創造的,故得名。是在古代彈弦樂器弦鞀的基礎上發展改革而成的,它當時不用弓,而是用竹片擦琴。
唐宋時期的奚琴傳入朝鮮,朝鮮成俔編《樂學軌範》(有1494年序)載:“……以黜檀花木(刮青皮)或烏竹海竹弓馬尾弦,用松脂軋之。按用左手,軋用右手,只奏鄉樂”。

歷史發展

古代

遠在古代,中原的漢族人民,把居住在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數民族統稱為胡,對他們所用的樂器、音樂以及服飾等,也都冠以胡字,《後漢書·五行志》中有:“靈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漢劉熙《釋名》載:“批把本出於胡中”之句,琵琶以出胡中,而名胡琴。唐初四川射洪大詩人陳子昂,曾以千金買一胡琴,即是琵琶,直至唐宋之時,對琵琶、忽雷等彈弦樂器,還稱之為胡琴。所以,胡琴是中國古代北方、西北方少數民族所用樂器的統稱,近代才作為奚琴類拉弦樂器的專稱。

唐代

奚琴始於唐代。在宋代音樂理論家陳暘於公元1099年所著的《樂書》(卷一二八)中載有:“奚琴本胡樂也,出於弦鞀而形亦類焉,奚部所好之樂也。蓋其制,兩弦間以竹片軋之,至今民間用焉。”據書中附圖(圖)所示,兩弦軸的裝置方向與今日二胡相反,不用千斤。奚族在南北朝時稱庫莫奚,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西拉木倫河流域,唐末之時,一部分奚人西徙媯州(今河北省懷來縣),別稱西奚,五代十國時,東、西奚漸與契丹人相融合。據陳暘所考,奚琴當為唐代末年我國北方西奚所用的一種樂器。它是在古代彈弦樂器弦鞀的基礎上衍變發展而成的,其演奏方法與軋箏相似,完全是受到唐初漢族軋箏的影響所致,不同之處是奚琴只有兩條琴弦,軋時竹片不在弦的上(外)面而處於兩弦之間。

唐宋時期

奚琴在唐宋時期,既是拉弦、又是彈弦樂器,兩種演奏方法兼而有之。與陳暘同一時代的北宋文人歐陽修,在他的《試院聞奚琴作》一詩中寫道:“奚琴本出胡人樂,奚奴彈之雙淚落”。演奏方法則是彈撥,沒有“用竹片軋之”的含意。在另一首詩中有著頗為詳盡的記載:“奚人作琴便馬上,弦以雙繭絕清壯。高堂一聽風雪寒,坐客低回為悽愴。深入洞簫抗如歌,眾音疑是此最多,可憐繁手無斷續,誰道絲聲不如竹。”這裡顯然描寫的是兩弦彈撥樂器奚琴。可見,唐宋兩代,奚琴正處於由彈弦樂器向拉弦樂器過渡的時期。

宋代

宋代的奚琴又稱稽琴。宋代高承公元1080年撰輯的《事物紀原》中有:“杜摯賦序曰:秦末人苦長城之役,弦鞀而鼓之,記以為琵琶之始。按鞀如鼓而小,有柄,長尺余。然則擊弦於鼓首而屬之於柄末,與琵琶極不仿佛,其狀今稽琴也。是稽康琴為弦鞀遺象明矣。” 照此記述,稽琴在北宋之時,仍靠彈撥琴弦來發音,而不是軋弦發音的拉弦樂器。在宋代陳元靚《事林廣記》(卷八)中,則明確地記載著稽琴是拉弦樂器。文中說:“稽琴本稽康所制,故名稽琴。二弦,以竹片軋之,其聲清亮。”把稽琴歸於公元3世紀的稽康所制,顯然是偽托古人的一種附會,這可能是陳氏效其“阮鹹造阮”之說吧。同是宋人,又同是記述稽琴,卻記載著兩種不同的演奏方法。這充分說明,宋代稽琴仍處於由彈弦樂器向拉弦樂器的過渡階段 。

宋代晚期

宋代晚期,中國北部邊疆地區已經開始使用以馬尾作為弓毛拉弦擦奏的樂器了。在陝西榆林石窟第十窟的壁畫中,畫有一飛天用馬尾弓拉奏卷首、二軫、二弦、圓筒形琴筒的樂器。此窟年代約當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時期,即與中原的宋代相交錯。在山西省繁峙縣岩山寺的經幢(為“特賜廣濟大師之塔”)上,有一線刻樂器圖形,一人正盤腿而坐,手持馬尾弓拉奏 。有關學者認為,繁峙在元代之前即為蒙古管轄,並以大元為年號,此經幢為“大元二十三年十月十日”建成,即公元1236年,也正值宋代末年。上述兩處之樂器圖像,均與今日之二胡維妙維肖。這種用馬尾弓代替竹片擦弦發音的樂器,是中國北方長期過著遊牧生活的少數民族的創造,它是拉弦樂器向前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南宋

南宋之時,奚琴類拉弦樂器開始走上發展時期。中國大批製造樂器用的絲弦,也始於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之際,故絲弦有“杭弦”之稱。在當時文人的筆記、小說里也不時提及,在《綠窗新語》中的“金彥遊春遇春娘”故事裡,就寫有:“金彥與何俞出城西遊春,見一庭院華麗,乃王太尉莊。貫酒坐閣子上,彥取二弦軋之,俞取簫管合奏。”這“二弦”即是與奚琴形制十分相似的拉弦樂器。

明代

明代,奚琴類拉弦樂器隨著戲劇和曲藝的興起而有所改進和發展,演奏形式也多種多樣。從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尤子求的《麟堂秋宴圖》畫卷中,就可以看到一種由奚琴、簫管和拍板三種樂器組成的合奏形式,圖中所繪的奚琴,是龍首、卷頸、二弦、馬尾弓,而且有了用以固定弦長的千斤。這在陳暘《樂書》中的奚琴圖上是沒有的,但也保留著奚琴的較短琴筒、置軸方向和拴弦方法。它較南宋《綠窗新語》中的二弦有了較大進步,。清代,奚琴用於宮廷的瓦爾喀部樂和慶隆樂中,而前者還要使用四件奚琴演奏。據民間傳說,奚琴是經東胡人之手傳入牡丹江鏡泊湖一帶及東鏡城等地的。

結構介紹

傳統的奚琴

傳統的奚琴,形制與漢族的中音板胡較為近似,但琴筒不使用椰殼。它由琴筒、琴桿、弦軸、千斤、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組成,全長80厘米~84厘米。琴筒用竹筒或木料製成,多使用毛竹或花梨木、色木製作,有長筒形和半球形兩種,上、下開有插入琴桿的方孔,筒前口蒙以桐木薄板為面,筒後口置音窗或敞口。琴桿又稱立竹,原多用生長年限較長、竹節較多的烏斑竹製作,以較粗的竹根部位作為琴頭,琴桿上端隨竹節自然向後彎曲,呈錐形倒向插入琴筒中。弦軸又稱周兜,為木製圓錐體,兩個弦軸呈橫八字形插入琴桿上端,較粗的軸頂 部位用於張弦。最初不設千斤,只琴筒面板正中置琴馬,張兩條較粗的絲弦。琴弓用木製弓 桿,兩端系以馬尾為弓毛,夾於兩弦間拉奏;現在的奚琴,琴筒多呈長筒形,仍使用毛竹筒製成,琴桿改為用花梨木或色木製作,桿的上端呈彎月狀向前或向後彎曲,兩個弦軸改為從前方平行插入琴桿上端,軸頂張弦部位旋成葫蘆形,也有的弦軸是從後面平行插入琴桿的。

改革奚琴

改革奚琴,全長65厘米。琴筒竹製,筒長13厘米,筒前口蒙以桐木面板,面徑9.5厘米。琴桿用烏木、紫檀或紅木製作,為圓形柱狀體、琴頭呈彎月形朝前彎曲,桿的上部橫置兩個硬木製弦軸,軸頂呈葫蘆形或圓錐形,軸長11厘米,軸頭裝有金屬螺旋(又稱直行銅軸)可微調音高。弦軸下方設有腰馬支弦,琴筒下方增置木製底托,使演奏中琴身平穩。張兩條鋼絲弦。琴弓用直桿細竹系以馬尾而成,弓長80厘。這種改革奚琴,發音明亮、圓潤,音色悠揚、悅耳,音量也較傳統奚琴增大,音域增至三個八度。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尤以獨奏效果最佳。

四弦奚琴

四弦奚琴,是奚琴的系列樂器新品種,它包括高音、中音和低音奚琴三種。琴筒、琴桿均用色木製作,增設了烏木指板。高音四弦奚琴按五度關係定弦為:g、d1、a1、e2, 音域g—c4;中音四弦奚琴的定弦比高音奚琴低五度,定弦為:c、g、d1、a1,音域c—a3;低音四弦奚琴的定弦比中音奚琴低八度,定弦為:C、G、d、a,音域C—c2。這套 四弦奚琴的總音域C—c4,達五個八度。最適於合奏或伴奏使用,已用於朝鮮族民族樂隊中。
奚胡除在朝鮮族民間流傳外,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和遼寧、黑龍江等省的蒙古族民間也有流傳。其結構和奏法均與朝鮮族奚琴近似,但形制較小。琴桿用色木或硬雜木製成,長50厘米。琴筒用木或金屬製成,筒長10厘米,前口蒙以桐木薄板為面,面徑7厘米。弦軸木製,圓錐形。張兩條絲弦或腸衣弦。琴弓用竹片彎成弧形,兩端系以馬尾,弓長40厘米。五度定弦為g、d1,音域g—g1,只有一個八度。發音柔弱,音色渾厚。但流傳不夠廣泛,現僅個別民間老藝人還有使用。

朝鮮族自治州的奚琴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陳列著一件來自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奚琴。琴身全長63厘米,琴筒為稍呈橢圓的長筒形,用一段帶竹節的毛竹筒製作,筒長12.4厘米、筒前口縱徑8.8厘米、橫徑9.5厘米,蒙以桐木面板,筒後端敞口,琴筒上下開有插入琴桿的方孔,琴筒上的竹節正處於琴桿與桐木面板的中間部位,在竹節的中心開有一個較大的橢圓形通氣孔,以使琴筒兩端空氣流通、有利共鳴。琴桿用色木製作,長度與琴身全長相同,為圓形柱狀體,中段較粗,兩端略細,琴頭呈彎月形朝筒前口方向彎曲,頂端無飾,琴桿上部平行設有兩個色木旋制的葫蘆形弦軸,軸長12厘米,軸頭部分穿過琴桿,軸頂張弦部位呈葫蘆形,直徑3.6厘米。琴桿中部置有用絲弦拴制的千斤,琴桿下端裝入琴筒方孔中。琴筒面板中央置木製橋形琴馬,張兩條絲弦。琴弓用木製弓桿,兩端系以黑色馬尾而成,弓長59厘米,手執的弓柄部分較為寬大。琴身通體髹以深棕色油漆,只面板和弓桿塗飾透明清漆,還保持著木材的原色,木紋清晰可見。此琴為50年代製品,選料講究,工藝細緻,音色優美,不愧為奚琴精品。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這個博物館還珍藏著一件朝鮮製作的奚琴。琴身全長73厘米,琴筒用帶節毛竹製成,筒長13厘米,筒前口蒙以桐木面板,面徑10厘米,筒後敞口,竹節在面板與琴桿之間,中央開有圓孔作為風口。琴桿色木製,呈圓柱形,琴頭呈彎月形朝後彎曲。張兩條粗絲弦,馬尾弓長69厘米。這件奚琴,是1963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音樂代表團訪華時,贈送給中國人民的禮品。

演奏方法

演奏時採用坐姿,將琴筒置於左腿上,左手持琴,常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第一關節彎曲處按弦,右手用五指握弓或拇指、食指、中指握弓、在兩弦間拉奏。奚琴一般採用五度音程關係定弦,常定弦為A、e或c、g,音域A—a1或c—c2,有兩個八度。發音柔和、優美,音色明亮、動聽,接近漢族的中音板胡。左手按弦為滿手握弦,俗稱勾弦或抓弦,少換把位,有顫音、打音、滑音等演奏技巧。民間樂手演奏時,習慣不用千斤,用勾、抓弦轉調。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是朝鮮族民族樂隊中的主要拉弦樂器。擅長演奏曲調悠緩的古典樂曲或旋律歡快的民間樂曲。較著名的獨奏曲有:《紡織謠》、《奚琴·散曲》、《漁夫曲》和《農夫樂》等。
20世紀60年代,奚琴演奏家李一男等製作成功改革奚琴和四弦奚琴,已用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專業音樂藝術團體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