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古代漢文小說的文體生成及其文化敘事研究

朝鮮古代漢文小說的文體生成及其文化敘事研究

《朝鮮古代漢文小說的文體生成及其文化敘事研究》是李娟創作的文學研究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1月。

該書分析和探討了朝鮮古代漢文小說的理論問題和創作實踐,並選取相關作品進行了恰當的評價和分析。該書指出,朝鮮古代漢文小說根植於傳統的“小說關乎世道人心”的功利觀念和“勸懲教化”的倫理中心主義,“文”與“道”始終是其共同的核心範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朝鮮古代漢文小說的文體生成及其文化敘事研究
  • 作者:李娟
  • 類別:文學研究著作
  • 字數:280千字
  • 首版時間:2016年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通過對朝鮮古代漢文小說文體生成的歷史性回顧與闡釋,梳理了符合歷史原貌的朝鮮漢文小說的文體觀念和小說文體流變樣態,並結合不同文體類型的代表作品進行了分析,勾勒出其整體發展和類型演變的進程。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朝鮮古代漢文小說文體概說
第二章 朝鮮古代漢文小說文體的孕育歷程
第三章 朝鮮古代漢文小說文體的歷時性變遷
第四章 朝鮮古代漢文小說敘事的宗教文化因素
第五章 朝鮮古代漢文傳奇小說的文化敘事
第六章 朝鮮古代漢文歷史軍談小說的文化敘事
第七章 朝鮮古代漢文夢遊錄小說的文化敘事
第八章 朝鮮古代漢文家庭小說的文化敘事
第九章 朝鮮古代漢文愛情小說的文化敘事
第十章 朝鮮朝後期漢文小說之轉型

創作背景

朝鮮朝時期的漢文學創作,尤其是漢文小說幾乎主導了整個文學的發展,甚至抑制了朝鮮本國民族文學的興起與發展,使得像新羅詩歌、高麗民謠、朝鮮朝歌辭這樣一些本該成為朝鮮文學主導的民族文學形式,到後來都曇花一現,這種情況直到20世紀初期才開始發生改觀。在整個朝鮮朝時期,朝鮮漢文小說的發展處在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前進的狀態之中。與中國古代小說比較起來,既十分相似,又具有民族文化差異的烙印。朝鮮漢文小說是在中國傳奇文學的直接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這種親近關係使朝鮮漢文小說與中國古代小說產生了類同性。漢文小說長期被排斥在所謂的“朝鮮文學史”之外,長期被擱置,即使諳熟漢語言文字的兩班階層文人也不太看重它,以至於有部分朝鮮學者認為,朝鮮古代漢文小說只能算作是中國文學的延伸,而非朝鮮文學。所以對於朝鮮漢文小說的整理與研究,在韓國、朝鮮一直以來並沒有過多地受到重視。基於此,《朝鮮古代漢文小說的文體生成及其文化敘事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朝鮮古代的漢文小說,無論是哪一種文體,都能直面社會與人生的現實問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雖以“文以載道”為目標,以“輔教”為目的,卻在揭露社會的不合理、政治的黑暗;特別是壬、丙兩亂之後,更是自覺地通過非現實的虛與實的結合,反映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感受。這當中還有一些作品,與朝鮮社會黨爭、外族入侵的時代特點相聯繫,表現了鮮明的反抗殘暴、嚮往和平以及忠君愛國與或隱或現的民族情緒。朝鮮朝後期興起的通俗小說,適應市民社會的需要,更直接地描寫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以日用起居、人情世態為中心,其現實性進一步加強。
在朝鮮古代的“社會—歷史”文化變遷中,受中國史傳文化的影響,朝鮮漢文小說的文體敘事,始終不同程度地與歷史敘事一脈相承,即便是象徵著古代漢文小說文體獨立的傳奇小說,也是採用歷史敘事的傳記體例,篇名也多以“傳”“記”命名,同時作者在篇首或者篇尾,都會進行一番對事件的道德意義和真實性的強調,力求確定自身的歷史敘事屬性。小說生成的歷史敘事的母體孕育直接規範了朝鮮古代漢文小說敘事的基本面目:追求所敘事件的真實性,即“實錄”的原則;在事件的敘述中,傳達道德教化的敘事聲音。但隨著社會和歷史的變遷,文學性敘事話語逐步進入小說體敘事,拓展其虛構空間,追求文學性審美意蘊的表達,從而在不同程度上消解著歷史敘事話語,因此,在朝鮮古代小說的敘事流程中,形成了“實錄”敘事與“虛構”敘事,道德性敘事與文學性敘事的矛盾。而正是這兩對矛盾,推動了朝鮮古代漢文小說敘事的歷時性變化。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朝鮮古代漢文小說的文體生成及其文化敘事研究》
2016年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7739-6

作者簡介

李娟,1974年生於吉林琿春,2009年獲文學博士學位,2011年入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2013年出站。現為延邊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