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議大夫前使持節海州諸軍事守海州刺史上柱國李晏概述 》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朝議大夫前使持節海州諸軍事守海州刺史上柱國李晏概述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朝議大夫前使持節海州諸軍事守海州刺史上柱國李晏
右,前件官比任海州刺史,被本道節度使配諸州稅麥,一例加估征錢。晏頻申奏,恐損百姓,本使稱用軍事切,不得已而從之。及被人論,朝廷勘覆,責不聞奏,除削官階。在法誠合舉行,於晏即為獨屈。況晏累為宰牧,皆著良能,清白公勤,頗聞於眾,自經停罷,已涉三年,退居洛陽,窮餓至甚。身典三郡,家無一金,據此清廉,別堪優獎。又建中初,李正己與納連反,汴河阻絕,轉輸不通,晏先父洧,即正己堂弟,為徐州刺史,當叛亂之時,洧以一郡七城,歸國效順,棄一家百口,任賊誅夷,開運路之咽喉,斷凶渠之右臂,遂使逆謀大挫,妖寇竟消,從此徐州甬橋,至今永為內地,如洧之子,實可念之。臣伏以洧之忠功不可忘,晏之吏材不可棄,伏希聖念,量授一官,庶使廉吏忠臣,聞之有所激勸。
右,前件官比任海州刺史,被本道節度使配諸州稅麥,一例加估征錢。晏頻申奏,恐損百姓,本使稱用軍事切,不得已而從之。及被人論,朝廷勘覆,責不聞奏,除削官階。在法誠合舉行,於晏即為獨屈。況晏累為宰牧,皆著良能,清白公勤,頗聞於眾,自經停罷,已涉三年,退居洛陽,窮餓至甚。身典三郡,家無一金,據此清廉,別堪優獎。又建中初,李正己與納連反,汴河阻絕,轉輸不通,晏先父洧,即正己堂弟,為徐州刺史,當叛亂之時,洧以一郡七城,歸國效順,棄一家百口,任賊誅夷,開運路之咽喉,斷凶渠之右臂,遂使逆謀大挫,妖寇竟消,從此徐州甬橋,至今永為內地,如洧之子,實可念之。臣伏以洧之忠功不可忘,晏之吏材不可棄,伏希聖念,量授一官,庶使廉吏忠臣,聞之有所激勸。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遷居為下邦(今陝西渭南)人,生於鄭州新鄭(今屬河南),貞元十六年(800年)進士及第,十八年中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年)中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補盞屋(今陝西周至)縣尉。不久人為翰林學士,改左拾遺、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因上書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因晚年官太子少傅,故世稱“白傅”、“白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