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呂·朝天子·秋夜客懷
- 創作年代:元
- 文學體裁:元曲
- 作者:周德清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鑑賞一,鑑賞二,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清夜客懷
月光,桂香,趁著風飄蕩。砧聲催動一天霜。過雁聲嘹亮。叫起離情,敲殘愁況,夢家山身異鄉。夜涼,枕涼,不許愁人強。
作品鑑賞
鑑賞一
這是一首“抒發思鄉之情”的小令,借秋夜的月光、桂香、砧聲、雁聲等意象體現了遊子思鄉的離愁別恨。
寫景主要寫動景,月光桂香在隨風飄蕩,砧聲雁聲打破了秋夜的沉寂。它們從視覺、聽覺、嗅覺上勾起了遊子的離愁別緒。描繪了秋夜月色朦朧、桂花飄香的寂靜而溫情的畫面;營造了懷鄉的氛圍,為抒發思鄉情做鋪墊。雁鳴可以敲打愁緒,“叫起”“敲殘”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離愁寫得可聞可感,生動形象地表達了遊子內心的愁苦。此曲特點是用凝練的語言,濃縮的典型意象,構築了令人思鄉斷腸的秋夜氛圍。全曲情景一體,清麗秀美,口語自然而又有韻律感。
作者先精心營造了清幽、寂靜、淒涼的氛圍。所見到的清冷月光、所聽到的鴻雁悲嗚,所嗅到的桂花芳香,莫不帶有秋夜的氣息,莫不觸動遊子的思鄉情懷。曲中的景物描寫富於動感,“月光、桂香、趁著風飄蕩”,描寫金風吹拂,樹影婆娑,月光中的一切顯得搖曳飄忽,若即若離,若有若無,襯托出思鄉愁緒的綿長,難以排遣。“桂花”在古代多容易引起人的思鄉之情,因為“桂”音同“歸”近,在這裡作用是巧妙的襯托出詩人思鄉的情緒,於自然中入景入情,就好像把那愁緒寫活了,自己飄到了詩人的眼前。“砧聲催動一天霜”一句中,單調而有節奏的搗衣聲,對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具有特殊的衝擊力。因為越是普通的生活場景,越能勾起對往事、對家鄉的懷念,因此秋夜裡的搗衣聲,聲聲撞擊著遠行人的心扉。“過雁聲嘹亮。叫起離情,敲殘愁況。”在古代大雁是用來傳書的,採用了“大雁”這個意象,用在這裡是寫歸感。大雁的鳴叫本身是不帶任何感情的,但是落在詩人耳里就帶了離愁別緒,叫得人心震盪,一聲聲敲打著詩人脆弱的心,引動帶著離愁況味的情,作者對情的打磨可謂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首小令的高妙之處還在於他的結尾。“夜涼,枕涼,不許愁人強。”遊子有心要外出開創一番事業,又時時被鄉情所纏繞,內心深處時常激起感情和理性的矛盾。這樣,曲中所抒發的情感更顯得波瀾起伏,所創造的意境有更豐富的內涵。
鑑賞二
“月光,桂香”,是秋夜最典型的性徵,所謂“何夜無月”(蘇軾《記承天寺夜遊》)、“香滿自然秋”(李嶠《詠桂》),作者也先從這最常見的秋景入手擒題。妙在緊接而至的“趁著風飄蕩”,化靜為動,不僅將秋意向空間彌散,也見出了秋夜之中作者心旌的動盪,為過渡到“客懷”創造了條件。以下作品就由秋夜的色、香,轉入更為觸目驚心的“聲”上。著重寫了兩種秋聲,一是砧聲,二是雁聲。秋日搗衣通常是婦女為外出的遊子準備冬衣,對於離家的旅人來說自然是不堪卒聽;而秋雁本身屬“過雁”,夜空的雁鳴最易引起遊子天涯漂泊的羈旅感與歲聿云暮的悲秋感。前者“催動一天霜”,見其聲繁;後者僅用“嘹亮”二字形容,又使人感覺刺耳。“叫起離情”應雁聲,“敲殘愁況”應砧聲,“起”字見離情之不可已,“殘”字見愁況之不可耐,各為句眼。這“離情”與“愁況”就構成了“客懷”的內容,具體說來,就是使作者意識到願望(“夢家山”)與現實(“身異鄉”)的巨大反差。這種心態,便自然而然地帶出了結尾三句的主觀感受。“夜涼,枕涼”,兩個“涼”字,與其說是生理感覺,毋寧說是心理感受;與其說是記錄秋夜涼意的表象,毋寧說是寓示環境氛圍與人生遭際的慘澹淒涼。而“不許愁人強”的“不許”二字,同李清照《念奴嬌》“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朱淑真《閨恨》“梨花細雨黃昏後,不許愁人不斷腸”的用法一樣,表現了秋夜客懷的沉重與無奈。